多层螺旋CT胃癌术前TNM分期与病理比较

2012.06.12 多层螺旋CT胃癌术前TNM分期与病理比较

胃癌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02%,居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的前一、二位。目前最常用的胃镜检查仅能显示胃腔内病变的形态,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tomography,MSCT)图像能清晰显示肿瘤的浸润范围与程度(T)、周围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脏器转移(M),本次研究利用MSCT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比,旨在确定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以指 ...

2012.06.12 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指发热时间持续3 周,体温多次> 38.3 ℃,经过至少1周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确诊的情况。发热是由于各种致热源导致前列腺素E2 释放,作用于下丘脑,使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出现产热效应。儿童群体还有其特殊性,例如,体温调节不稳定,易受环境及心理因素的影响,高温环境、饮食、剧烈运动、药物因素等均可使体温升高。因此,FUO 的病因尤为复杂,是临床医生较为棘 ...

2012.06.12 肝病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及营养干预措施

营养不良已越来越被认可为一个可以影响慢性肝病特别是终末期肝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的Child-Turcotte 分级标准中,营养状况一直作为评估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标准之一。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外一致公认的对肝硬化及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状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效评估的Child-Pugh分级和MELD 评分标准中,营养状况并不包括在内。营养状况应同其他并发症, 如腹水和肝性脑病一样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就肝病患者的营 ...

2012.06.12 手术切口分类与肝病外科抗菌药物的应用

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对于不同类别的手术切口,抗菌药物应用与否、应用种类、应用时间,亦有不同的要求;有基础肝病的外科患者,由于有肝炎、肝硬化等背景,手术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也有其特殊之处,现介绍如下。一、手术切口分类1. 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 ...

2012.06.12 临床药师会诊查房指导用药6例

1.合理应用抗生素例1 患者女81 岁。左侧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骨盆骨折高血压3 级极高危冠心病肺炎。患者肺部感染10 月30 日痰培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多黏菌素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定、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医嘱选用0.9%氯化钠溶液20 ml+哌拉西林/舒巴坦2.5 g静脉推注每8 小时1 次0.9%氯化钠溶液100 ml+帕珠沙星0.3 g静 ...

嗜中性粒细胞肉芽肿皮肤炎1例

2012.06.12 嗜中性粒细胞肉芽肿皮肤炎1例

患者,男,26岁。头部,颈部,躯干及四肢成批出现复发性扩展性环状或涡旋状斑块3年。系统性症状包括,低热,多关节痛,久咳,体重减轻,腹痛。皮肤损伤处的病理学检查显示血管周围及间隙嗜中性炎症及胶原的嗜碱性变性。中央渐进性坏死的肉芽肿性炎症及粘蛋白沉积的缺失排除肉芽肿瘤的可能。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清C反应性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嗜中性粒细胞和肉芽肿皮炎是一种良性,具有明显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多种临床表现形式的皮炎。 ...

2012.06.05 低位直肠癌的辅助放疗

近年来直肠癌的治疗策略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学科的参与使直肠癌的疗效得到极大提高。其中同步放化疗理念的提出、术后同步放化疗转向术前同步放化疗使更多的患者提高了局部控制率、避免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使一部分保留肛门无望的患者有保留正常器官的可能因而可手术切除直肠癌的术前同步放化疗目前是标准治疗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一项治疗手段。1.直肠癌术前、术后放疗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生物学优点在于:①肿瘤缩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减少减少 ...

2012.06.05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有别于胃肠道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的肉瘤。1983年Mazur等首先提出GIST这一概念,10年前Hirota等发现了其分子特征。目前GIST被定义为组织学上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呈束状、弥漫状排列,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巢蛋白(nestin)以及功能未知蛋白(disc ...

2012.06.05 为什么肝脏会出现囊肿

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已经逐渐变为现实。体格检查发现肝囊肿者不少。肝囊肿到底是怎么得的?肝囊肿以先天性为最多见,其次还有外伤性肝囊肿、炎症性肝囊肿。肝囊肿可以是孤立性单腔性囊肿,也可以是弥漫性多发性囊肿。先天性肝囊肿的发生与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障碍有关,在胚胎发育时期,多余的胆管自行退化而不与远端相连接,形成孤立性囊肿;如果多余的胆管退化、吸收并逐渐呈分枝状扩张,则形成多囊肿。肝囊肿,常伴有 ...

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转归

2012.06.05 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转归

胃粘膜的癌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胃粘膜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新分类引入了上皮内瘤变的概念(GIN)。这一分类明确将胃粘膜上皮内瘤变根据细胞异型和结构紊乱程度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HGIN)。LGIN相当 ...

上一页 1 2 3 ... 66 67 68 ... 98 99 100 下一页 到第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