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s
-
2011.10.21反复无规律发热近1年
阿哦: 患者 女 55岁 2005.5.23入院 主诉:反复无规律发热近1年。 现病史:患者04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40℃,每次发热持续时间不等,长则5-6天,短则1天,发热间期亦无规律05年2月之前一般10余天,之后一般3-4天一次。期间患者曾用青霉素,菌必 ...
-
2011.10.11研究发现与复发性癌症相关变异基因
一个美国研究团队在新一期医学刊物《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了两种变异基因,通过它们可预测因放射治疗儿童霍奇金淋巴瘤引发的复发性癌症。 美国芝加哥大学、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78名儿童霍奇金淋 ...
-
2011.10.10男,20岁,发热15天一例
苦苦思索: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20岁,学生 【主诉】:发热15天 【病史】:患者于2006年1月28日发热,T.19.5度,在当地肌肉注射药物治疗后热退,1月30日再次发热,查血常规:WBC:23.9*10e9N:0.82L:0.10M:0.07E:0.0B:0.01RBC: ...
-
2011.10.10发热、肝脾肿大、血三系异常待查一例
yq2000: 【一般资料】:患者女性,18岁。 【主诉】:发热2月,发现脾大、血三系异常1月。 【现病史】:患者2006年1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每日1-2个体温高峰,Tmax 39-40℃, 伴乏力盗汗,偶有畏寒和/或寒战,精神、食欲可,家人发现其面色苍白,当地医院查血常规&l ...
-
2011.10.08哈佛大学科学家利用小鼠模型研究揭示肿瘤发病的分子机理
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著名癌症遗传学家Pier Paolo Pandolfi早在1994年开始了肿瘤生物学和遗传学方向的研究生涯,他的研究组曾成功利用小鼠为模型研究并揭示了多种肿瘤发病的分子机理和遗传学机制,包括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前列腺癌等实体肿瘤。近期 ...
-
2011.10.08病案报道:转移性直肠癌合并巨大乙状结肠憩室
巨大结肠憩室(GDC)是一种临床少见但意义重大的疾病,它常被认为是某一种已经存在的结肠憩室的并发症,其病因不明,常常表现为巨大单发憩室,好发于乙状结肠,且伴有各种症状和体征。有趣的是,此前并无此疾病并发直肠癌的文献报道。本文首次报道一例巨大乙状结肠憩 ...
-
2011.10.08大肠癌研究获进展
近日来自美国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哈佛医学院、布洛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对大肠癌样品展开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从中发现了与大肠癌发病相关的 ...
-
2011.10.08发热伴肝脾肿大一例
tzhhao: 一、病史摘要: 1.患者,男性,21岁,大二学生。 2.因”发热,上腹胀痛伴尿黄10天”于2005.10.4入院。 3.患者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上腹部胀痛,尿黄。Tmax 38.2无畏寒、寒战。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胸痛、咯血,无头 ...
-
2011.10.08发热、尿黄11天、柏油样便3天一例
yytaotao:患儿、女、2岁、农村儿童、汉族。因“发热、尿黄11天柏油样便3天”于2日入院。患儿于2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41℃持续至今,伴巩膜黄染、尿黄如茶水色及纳差。发热时不伴有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表现,无抽搐及惊厥。未见皮疹及 ...
-
2011.10.02新发现RNA分子可使癌细胞恢复对抗癌药的敏感性
找到克服癌症的方法,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带给人们最大的希望之一。理论上,只要找到出错的基因,就能研发出针对它的特定药物。事实上,这些期望正在被逐步实现。就在上个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了一种名为Xalkori(通用名:克里唑蒂尼)的新药上市,用于治疗非小 ...
-
2011.09.28免疫抑制后的真菌感染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见正在使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促使各种条件致病菌“趁虚而入”,引发各种各样的感染。这次的MGH病例报道就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的病例:一位寻常型天疱疮的患者在使用激素及硫 ...
-
2011.09.2317岁男孩腹痛、便秘、体重下降
结核,令临床医生头疼的疾病。它可分布于全身各个器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影像学表现常不特异,缺乏“金标准试验”。一言以蔽之,结核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在这期的MGH病例报道中,MGH的大牛们就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病 ...
-
2011.09.22罕见的肝硬化大量腹水一例
yytaotao: 患者女,39岁,四川理县人,因“反复乏力、腹胀5年,加重2月”入院,兄为“乙肝”患者,无输血及血制品应用史,否认“伤寒、结核、猩红热”等传染病史,否认“心、脑 ...
-
2011.09.21A microRNA polycistron as a potential human oncogene
He L; Thomson JM; Hemann MT; Hernando-Monge E; Mu D; Goodson S; Powers S; Cordon-Cardo C; Lowe SW; Hannon GJ; Hammond SM Nature 2005435(7043)828-833 引用次数 1079 这篇发表于2005年的Nature杂志报 ...
-
2011.09.21肿瘤细胞miRNA差异表达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单链RNA,通常长度在22nt左右。它们由基因组DNA编码,在RNA聚合酶II的作用下转录成为pri-pre-microRNA,通过一系列酶切之后形成成熟的microRNA,与RNA诱导的沉默 ...
-
2011.09.21关于microRNA
microRNAs (简称miRNA)是一类进化上高度守的小分子非编码RNA,长度大约22nt左右,具有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第一个microRNA 于1993 年被发现。2000年之后,关于miRNA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经有1000多个人类被发现 ...
-
2011.09.21FDA批准首个用于治疗两种类型淋巴瘤的药物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Adcetris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HL)和一种被称为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罕见淋巴瘤。
-
2011.09.21脊柱转移性肿瘤:腰腿痛背后的隐形杀手
腰腿痛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并与患者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关系,有学者统计,发病率在工人中为11.5%,中学生55.1%,飞行员32.3%,医护人员61.1%。腰腿痛在中青年中最为多见,在中老年人群中亦常见。腰腿疼在临床上表现轻重不一,就诊时通常认为是创伤、扭伤、 ...
-
2011.09.21microRNA与化疗
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发展的化疗药物已经超过50种,例如表阿霉素、柔红霉素、顺铂、5-氟脲嘧啶脱氧核等都是常用的俄化疗药物。但目前常用的大多数化疗药并非靶向药物,因而治疗剂量较大、毒副作用明显。且应用化疗药物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产生耐受。 ...
-
2011.09.20郑安理教授
郑安理,男,医学博士,台湾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台湾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198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系,之后于母校附属医院接受内科学与肿瘤学训练。1990年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癌症中心从事癌症研究。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起担任台 ...
-
2011.09.20管忠震教授
男,教授,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硕士毕业。 1932年10月出生,1954年岭南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196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进修结业。1982年获WHO奖学金赴美国M.D.Anderson Hospital访问研究。1965年起从事肿瘤化疗研究 ...
-
2011.09.19非霍奇金淋巴瘤血清VEGF水平与疗效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吉林省肿瘤医院内一科 吉林省肿瘤医院 柳影 程颖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表达及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VEGF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预测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的可能 ...
-
2011.09.19癌症未来“终结者”:免疫基因治疗
年,转化医学中心在各地纷纷兴起。试图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联系的转化医学热度持续上升。试图这样做的人很多,已成功的不多。多年来,重点研究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谭晓华主任相信免疫基因治疗将会成为肿瘤的“终结者”。在8月12日,2011细胞治疗技 ...
-
2011.09.1937例血管免疫母T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结果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薛恺 顾玉兰 刘晓健 曹军宁 洪小南 郭晔 目的:血管免疫母T细胞性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 ...
-
2011.09.19肝炎病毒对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市胸科医院 李子明 陈智伟 叶翔赟 牛晓敏 杨轶 陆舜 背景:既往许多研究表明肝炎病毒是引起肝癌的重要原因。考虑到肝炎病毒感染后引起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因此也有相关研究表明肝炎病毒在其他肿瘤的发生以及预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淋巴瘤、胰腺癌等,但是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