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阳教授:肺癌的外科治疗

2013.03.06 刘向阳教授:肺癌的外科治疗

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向阳教授与大家共同探讨肺癌的外科治疗。

陈敏山教授: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策略与应用

2013.02.25 陈敏山教授: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策略与应用

此次微访谈丁香园邀请到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肝胆科主任,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访谈主题是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策略与应用。

赵东兵、蔡建强:肝胆胰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2013.01.25 赵东兵、蔡建强:肝胆胰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的蔡建强教授和赵东兵教授将做客微访谈,与大家探讨“肝胆胰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廖宁教授: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2013.01.04 廖宁教授: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廖宁教授将于本月做客微访谈,与大家一起探讨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廖宁教授在国外国内一直从事乳腺肿瘤单病种临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疑难病例的临床经验。擅长乳腺癌早期诊断,早期、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乳腺肿瘤微创手术,乳腺癌根治手术,保乳手术,乳腺癌乳房重建手术,乳腺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擅长应用最佳的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靶向治疗进行个体化治疗,应用多学科方法综合治疗治愈乳腺癌。在导师吴一龙教授指导下一直致力于乳腺癌单病种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及相关研究。

2013.01.04 胡学庆教授:皮肤肿瘤的综合诊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整形外科胡学庆主任将于8月23日14:00—16:00做客微访谈,与大家一起探讨皮肤肿瘤的综合诊治。

2013.01.04 吴沛宏:建设性的肿瘤治疗模式探讨

丁香园的老朋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与微创介入治疗中心主任@吴沛宏教授将于本月再次做客微访谈,与大家一起探讨建设性的肿瘤治疗模式。 吴教授提出构建肿瘤建设性的治疗模式,就是要把患者机体功能的保护放在治疗方法选择的重要地位或首选因素, 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方法的选择上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由无创、微创到小创,尽量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法避免大创、巨创。该理念在《个体化、人性化、理性化的建设性的肿瘤治疗模式》一文中有详细的介绍,核心是从破坏性治疗思维模式转向建设性的治疗思维模式,主张应用微创治疗手

2013.01.04 陆骊工:原发性肝癌综合诊疗探讨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国内恶性肿瘤第三位,全球每年肝癌新增病例中我国患者约占55%,其中90%以上为肝细胞癌。外科手术切除以及肝移植被认为是可能治愈早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在多数临床病例报告中,手术切除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为45%—50%,肝移植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为65%—70%。中晚期肝癌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局部消融治疗,肝动脉介入治疗等。

刘家全:重要的是把手术做好

2012.12.31 刘家全:重要的是把手术做好

编者按:随着VATS手术的普及,各VATS专家都有了一套自己或团队的经验方法,刘家全教授在首届胸部肿瘤西子论坛中做了报告,介绍了Sun Yat-Sen Cancer Center 开展的VATS手术,报告结束后丁香园记者对刘教授进行采访,刘教授对VATS手术及其发展趋势发表了个人观点。刘家全教授,医学博士,Sun Yat-Sen Cancer Center 胸外科主任,台湾丁香园:刘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丁香园专访,您在刚刚的presentat ...

赵琼:多学科合作战胜癌症

2012.12.31 赵琼:多学科合作战胜癌症

编者按:攻克癌症难题需要多学科的配合和合作,在外科医生对外科手术技术精益求精的同时,内科其他学科医生借助基于细胞、分子、基因等层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辅助疗法对战胜癌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赵琼教授作为胸部肿瘤西子论坛大会主席之一,以内科医师的角度评价了此次会议的精髓,在接受丁香园采访中,赵教授更对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在治疗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阐释。赵琼教授,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移植及胸部肿瘤 ...

吴一龙:肺癌综合治疗

2012.12.31 吴一龙:肺癌综合治疗

编者按:肺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癌种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其综合治疗理念逐渐为临床广泛采纳。为了解肺癌综合治疗的最新进展,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丁香园记者在首届胸部肿瘤西子论坛上对吴一龙教授进行了专访。吴一龙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肿瘤防治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肿瘤学教授丁香园:吴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的专访。肺癌综合治疗是这次大会的 ...

上一页 1 2 3 ... 12 13 14 ... 55 56 57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