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是一种良性皮肤增殖性肿瘤,发生于皮肤外伤部位,由伤口愈合异常所致,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参与了其发病机制。美国 He Y 医生在 Acta Derm Venereol 上报告了一例发疹性瘢痕疙瘩伴乳腺癌的病例,提示本病也可能是一种副肿瘤现象,现介绍如下:
病例报告
患者男,81 岁,非裔美国人,由于躯干部发疹性瘢痕疙瘩样损害就诊。他的病史包括肾细胞癌、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病、轻微外伤后典型瘢痕疙瘩史。患者有瘢痕疙瘩家族史。
皮肤科检查见左耳廓典型的瘢痕疙瘩。还发现背部、双腋、腹股沟、外生殖器、小腿、胸腹部不典型的硬化性色素沉着性斑块(见图 1)。
图 1. 术前可见多数肥厚性斑块伴条索样区域和结节
患者报告这些皮损不断增大,瘙痒不断加重。他否认任何新发疹部位曾受外伤或创伤。最初提出的鉴别诊断包括蕈样肉芽肿、结节病和梅毒,但活检证实了瘢痕疙瘩的诊断。
约半年后患者前来复诊,主诉皮损不断增大,瘙痒加重,曾外用 0.1% 曲安奈德无效。由于腋窝广泛性瘢痕疙瘩,患者无法举手过头。给予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但该治疗反而加重了病情。己酮可可碱、羟嗪、外用氯倍他索和外用咪喹莫特治疗也均未缓解病情。
数月后,患者由于其他问题在急诊科就诊,常规胸部 X 线检查时发现右乳房肿块,经活检证实为乳腺癌。患者接受了右侧乳房全切术。术后,患者注意到与瘢痕疙瘩相关的重度瘙痒立即缓解,4 个月后瘢痕疙瘩变薄(见图 2)。
图 2. 在术后,斑块仍存在但变薄,条索样区域被间断的小结节取代,箭头示肥厚性结节在术后变平
病例学习
瘢痕疙瘩形成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但已发现瘢痕疙瘩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的生长因子。
在本例患者中,由于乳腺癌而改变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可能导致了患者的瘢痕疙瘩症状恶化。
尤其是,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和其他生长因子均被报告与乳腺癌相关,而这些相同的因子在理论上也可促进该易感患者的瘢痕疙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