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s
-
2012.02.16细胞凋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 1、掌屋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 2、学会用荧光探针对细胞进行双标记来检测正常活细胞、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死亡根据其性质、起源及生物学意义区分为凋亡和坏死两种不同类型。凋亡普遍存在于生命界,在生物个体和生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 ...
-
2012.02.16实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手册
细胞培养基本概念 细胞培养是指从体内组织取出细胞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细胞培养的培养物可以是单个细胞,也可以是细胞群。 细胞培养目的与用途 1、科学研究:药物研究开发与基础研究 药物研究与开发 (1) 新药筛选:如化学合成药 ...
-
2012.02.16肿瘤细胞培养
肿瘤细胞在组织培养中占有核心的位置,首先癌细胞是比较容易培养的细胞。当前建立的细胞系中癌细胞系是最多的。另外肿瘤对人类是威胁最大的疾病。肿瘤细胞培养是研究癌变机理、抗癌药检测、癌分子生物学极其重要的手段。肿瘤细胞培养对阐明和解决癌症将起着不可估量 ...
-
2012.02.16细胞培养常见问题及回答
1、如何选用培养基? 培养某一类型细胞没有固定的培养条件。在MEM中培养的细胞,很可能在DMEM或M199中同样很容易生长。总之,首选MEM做粘附细胞培养、RPMI-1640做悬浮细胞培养,各种目的无血清培养的首选是AIM V培养基(SFM)。在开始进行新的细 ...
-
2012.02.16细胞培养资料
第一章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一般认为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而这些技术的发展几乎都与细胞培养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细胞培养更具有特殊的作用和价值。比如基因工程药物或疫苗在研究生 ...
-
-
2012.02.14多学科交叉促络病学科蓬勃发展
2012年2月17至19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内著名院士专家及来自美国、韩国等地学者近2000人参会。开展广泛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推动络 ...
-
-
2012.02.14脉络学说代表性专著——《脉络论》
《脉络论》内容简介 该专著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10万字,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脉络学说总论,通过文献整理溯源探流厘清概念,系统阐述了脉络学说的概念、研究领域、学术地位及其应用价值;梳理了脉络学说的历史沿革;基于气血相关的脉络学说理论特色, ...
-
2012.02.10肿瘤学论坛
一、论坛组织架构 学术委员会顾问: 于金明 学术委员会主席: 林洪生 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席:樊嘉、蔡建强、李萍萍、王杰军、周荣耀 学术委员会委员:张明智、单宝恩 ...
-
2012.02.10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技术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细胞标记和荧光素酶的特性 1. 荧光素酶的发光是否需要激发光? 荧光素酶的发光是生物发光,不需要激发光,但需要底物荧光素(Luciferin)。 2. 荧光素酶的发光特性如何? 荧光素腹腔注射老鼠后约一分钟后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开始发光,十分钟后强度达到稳定的最高点。在最 ...
-
2012.02.10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应用领域问题解答
小分子药物的标记用荧光与PET,哪一个更好? 小分子可以用荧光,也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进行相关的实验。但是由于荧光机团的大小与小分子药物差不多,用之标记小分子后,会影响小分子药物的特性,尤其是吸收、代谢方面。所以荧光标记小分子只是在不具备PET的使用 ...
-
2012.02.10第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2012年2月17至19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内著名院士专家及来自美国、韩国等地学者近2000人参会,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推动络病学科走 ...
-
2012.02.07湖北省肿瘤医院2010年中期肝癌患者的循证治疗规范
[摘要]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指导肝癌的临床治疗。方法:针对中期肝癌的治疗,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4期)、MEDLINE(PubMed网站1992年至2007年11月)及人民卫生出版社最近10年出版的相关书籍, ...
-
2012.02.06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原理及应用
一、技术原理 1. 标记原理 哺乳动物生物发光,一般是将Firefly luciferase基因(由554个氨基酸构成,约50KD)即荧光素酶基因整合到预期观察的细胞染色体DNA上以表达荧光素酶,培养出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株,当细胞分裂、转移、分化时 荧光素酶也会得 ...
-
2012.02.06活体动物荧光成像技术原理及应用
一、技术原理 1. 标记原理 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主要有三种标记方法。 ① 荧光蛋白标记:荧光蛋白适用于标记细胞、病毒、基因等,通常使用的是GFP、EGFP、RFP(DsRed)等; ② 荧光染料标记:荧光染料标记和体外标记方法相同,常用的有Cy3、Cy5、Cy5.5及Cy7,可以标记抗体 ...
-
2012.02.03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主要采用生物发光与荧光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基因(Luciferase)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绿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等荧光报告基因和FITC、Cy5、Cy7等荧光素及量子点(quantumdot,QD)进行 ...
-
2012.02.03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随着小动物成像技术的发展,活体小动物非侵袭性成像在临床前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围绕可见光成像、核素成像、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像和超声成像等5种小动物成像技术,总结其特点及主要应用,比较各种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并讨论小动物活体成 ...
-
-
2011.12.30全国原发性肺癌规范化诊疗师资培训会议
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我国肺癌临床诊疗实际的需要,为进一步规范肺癌临床诊疗行为,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治疗效果,节约医疗资源,真正做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卫生部于2011年12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原发性肺癌规 ...
-
-
2011.12.26氩离子凝固技术可明显降低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复发率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良性骨肿瘤,发病率约为0.14/10万人,20岁以下确诊患者约占70%。当前这种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观察、囊内注射、栓塞、手术切除和病灶刮除。病变部位被清除后,常需移植骨对病变腔进行填充,但是复发率大约为31%。为了降低术后复发率, ...
-
2011.12.20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技术原理及应用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主要采用生物发光与荧光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 Cy5及Cy7等)进行标记。科学家借此可以观测活体动物体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感染性疾病发展过程、特定基因的表达等 ...
-
2011.12.20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概览
一、背景和原理: 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等人提出了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的概念--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传统成像大多依赖于肉眼可见的身体、生理和代谢过程在疾病状 ...
-
2011.12.20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 ...
-
2011.12.05非气管内插管胸腔镜治疗肺癌
Nonintubated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for Lung Cancer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without endotracheal ...
-
2011.12.05肺隔离技术的工作指引
肺隔离 (separation of the two lungs) 是指在气管隆突或支气管水平将两侧肺的通气径路分隔开的技术。此项技术在胸外科麻醉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使胸外科手术尤其是胸腔镜的应用得以长足发展。 一、肺隔离的指征 从为胸内手术操作创造理想的术野,到严重肺内出血的 ...
-
2011.12.05胸外科(腔镜)手术的麻醉指引
一、麻醉前准备 ⒈病情评估 目的在于确定患者耐受手术与麻醉的能力。评估应以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为基础,对患者各器官功能进行全面了解与评估。胸外科手术患者,尤其是接受一侧全肺或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术前评估的重点应集中在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 ⑴呼吸 ...
-
2011.12.05非气管内插管下胸外科(腔镜)手术的麻醉指引
一、麻醉前准备 ⒈病情评估 目的在于确定患者耐受手术与麻醉的能力。评估应以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为基础,对患者各器官功能进行全面了解与评估。术前评估的重点应集中在手术方式、气道情况、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 ⑴气道评估 询问患者是否有睡眠打鼾现象。体格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