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学说代表性专著——《脉络论》

2012-02-14 00: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
字体大小
- | +

《脉络论》内容简介

该专著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10万字,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脉络学说总论,通过文献整理溯源探流厘清概念,系统阐述了脉络学说的概念、研究领域、学术地位及其应用价值;梳理了脉络学说的历史沿革;基于气血相关的脉络学说理论特色,进一步论述了血脉与脉络、气与脉络的相关理论;以当前复杂性科学兴起为背景,汲取古代“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并与中医学营卫理论相结合,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并进一步解析了其对血管病变防治的指导作用;系统阐述“脉络-血管系统病”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同时论述了国家“973”项目实验与临床研究成果。

中篇主要讨论“脉络-血管系统病”中常见的28类常见疾病,涉及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等严重危害健康的重大疾病。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理化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方面,探讨西医学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从历史源流、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辨证治疗、其他治疗方面,探讨中医学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同时对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分析。对于脉络学说指导下,临床各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篇荟萃了脉络学说指导下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代表性方药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苈强心胶囊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佐证了脉络学说对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等重大疾病的重要指导价值。本书将为关注脉络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的中西医科研、临床、教学人员以及高等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提供参考。

《脉络论》与《络病学》

脉络学说是“络病证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络病理论主要研究符合络病特点的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辨证治疗规律,包括胸痹、中风、癥积、外感温热病等,涵盖了心脑血管、肿瘤、流感等重大疾病和感染传染性疾病。基于络病理论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将广义的络脉分为经(气)络和(血)脉络,成为络病学科研究的两大分支。脉络学说是以络病学学科分支之一的(血)脉络病变为主要研究领域,研究脉络病变发病规律、基本病机、临床证候、辨证治疗,脉络病变既包括脉络自身功能结构损伤,又包括致病因素及继发性脏腑组织病理改变,常见疾病如胸痹心痛、中风、心悸、心积、心水、支饮、心痹、脱疽等,涵盖了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周围血管病变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由吴以岭教授主编的《络病学》专著中建立的“络病证治”体系同样有效的指导血管病变的辨证论治,《脉络论》专著则是围绕“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发展演变规律及临床辨证论治做了更深入的探讨,必要时可两书参阅。《脉络论》专著不仅荟萃了数千年传统中医学对血管病变防治研究的理论与经验精华,而且结合国家973项目研究成果,汲取了西医学以及系统生物学等新兴学科血管病变研究的前沿进展,体现了以中医为主体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丰硕成果。从“络病证治”体系的建立到“脉络学说”的形成,体现了络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使络病学学科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编辑: 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