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玻璃体密度增高
2、眼轴短
3、无钙斑
三、Coats’病
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占78%,平均年龄6-8岁,单眼发病,双眼极少见。眼底检查早期在视盘、黄斑附近出现黄白色渗出,逐渐融合成片,排列成边界不清的半环状或环状,渗出附近可见胆固醇结晶及出血。血管迂曲扩张,管壁呈囊状。晚期大块渗出占据整个眼底,引起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大出血,使玻璃体混浊,如渗出量多,使视网膜高度隆起至晶体后囊,出现白瞳症,酷似视网膜母细胞瘤。
影象学检查
(一) B型超声
1、玻璃体内带状或半球形回声
2、回声光点较弱
(二) 彩色多普勒超声
1、病变内可见由于运动而产生的能量图信号
2、视网膜表面血流
3、落雪征
(三) CT扫描
1、早期眼球增大,眼球壁增厚,局部玻璃体密度增高
2、晚期玻璃体密度增高,眼球变小,眼球萎缩
图1为:早期眼球增大,眼球壁增厚,局部玻璃体密度增高
图二:晚期玻璃体内密度增高,眼球变小,眼球萎缩
(四) MRI检查
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
国外眼眶病临床诊疗进展
目前我对国外眼眶病的发展总体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绝大部分的眼眶手术是在显微镜下进行的,手术中可以发现非常细小的血管及神经,避免了手术损伤,从而减轻了术后并发症。
2、对于眶内比较小的良性肿瘤(当然术前诊断应绝对有把握),没有功能障碍和外观改变,不急于手术,而是密切随访观察,这其中包括视神经肿瘤,应最长时间保留其功能。而且视神经肿瘤的治疗目前倾向于放射治疗。
3、对于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手术指征掌握比较宽,眶减压术强调平衡减压,一般做内、外及下眶壁减压,但不主张脱脂术,因其并发症较多,容易发生眼眶出血、上睑下垂等。
编辑:西门吹血
分页: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