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性双膦酸盐在治疗乳腺癌早期患者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口服氯膦酸二钠可以提高乳腺癌前期患者的总生存期,有研究认为帕米膦酸二钠不能降低乳腺癌患者骨折或骨转移,至于唑来膦酸研究甚少。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 Coleman 教授等开展了一项开放性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 3 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虽然唑来膦酸不能提高无病生存率(DFS),但是可以提高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无侵袭性疾病生存率(IDFS),文章 7 月 14 日在线发表于 Lancet Oncol 上。
该随机开放性对照临床试验(AZURE)共纳入 3360 名乳腺癌Ⅱ期或Ⅲ期患者,按 1:1 匹配至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 1678 名患者仅采取标准系统的辅助治疗,试验组 1681 名患者在接受辅助治疗的基础上,先接受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每次 4 mg,前 3-4 周共 4 次,之后 3 个月共 8 次,随后每 6 个月共 5 次,总计 5 年的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 84 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出现 DFS 事件的人数为 473 名和 493 名,DFS(风险比 HR = 0.94),总生存 (HR = 0.93),IDFS(HR = 0.93)三者均无统计学意义。初次骨转移(HR = 0.78),任意随访时间骨转移(HR = 0.81),均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那些在进入试验时绝经已超过五年的患者在使用唑来膦酸后,IDFS 有所提高(HR = 0.77),其余绝经状态无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显示,将唑来膦酸添加到标准辅助治疗中没有给乳腺癌早期患者带来益处,然而,唑来膦酸可以减少骨转移,改善绝经后患者的疾病结局,这将会对以后绝经后乳腺癌早期患者的治疗产生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