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腺体组织(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结缔组织)在钼靶片上表现为密度增高,而乳腺的脂肪组织则表现为透明或密度降低。在钼靶片上的致密组织(绝对致密区和相对致密区)是乳腺癌的强烈的风险因素。据既往的一个荟萃分析指出,与致密区小于5%的女性相比,致密区在75%以上的的女性的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高4.6倍。
两个最近进行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绝对非致密区与乳腺癌发生风险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则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一个研究结果指出绝对非致密区增加与乳腺癌发生风险降低相关,另一个研究则指出绝对非致密区增加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增高相关。
确定不同钼靶密度亚型和乳腺癌发病风险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一方面可以揭示潜在的生物机制,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乳腺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
但是目前,我们并不知晓乳腺绝对密度区域或乳腺相对密度区域能更好的预测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以及乳腺的绝对非致密区是否与乳腺癌发病风险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为了试图探讨上述问题,来自于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Andreas等设计了相关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JNCI 4月的在线期刊上。
本文为荟萃分析结果,纳入了13项病例对照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反映了乳腺密度表型和乳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联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了丛集OR和95%CI。所有的统计结果都在双侧进行检验,P值<0.5视为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在没有绝经的女性中(患者1776例,对照2834例),在绝对致密区中OR为1.37,在绝对非致密区OR为0.78,在调整了年龄、体重指数和产次后在相对致密区中OR为1.52。在绝经后女性中(患者6643例,对照11187例)相应的OR分别为1.38、0.79和1.53。
在对绝对致密区进行了额外的调整之后,数个研究之中绝对非致密区和乳腺癌发病风险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逐渐减弱甚至于消失,对于绝经前女性而言,OR为0.82,对于绝经后女性而言,OR为0.85。
本研究结果提示与绝对致密区相比,相对致密区对乳腺癌发病风险的提示意义更大。绝对非致密区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呈负相关,但是目前绝对致密区和乳腺癌发病风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目前还不甚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