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性肝脏弥漫性病变,病因竟然是它?

2019-08-30 18:45 来源:丁香园 作者:虫爸
字体大小
- | +

病例介绍

患者,男,35 岁,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人,因「体检发现肝脏弥漫性病变 2 周」于 2019-07-09 入院。

患者入院前 2 周体检行肝脏 B 超检查:肝包膜规整,光点增粗,强弱不等,回声分布明显不均匀,未见异常团块回声。肝内血管走行清,门静脉主干内径约 12 mm,内透声好,门脉血流未见异常。脾脏切面大小正常,实质光点、回声分布均匀,脾静脉不扩张。超声提示:肝脏弥漫性病变 (图 1)。

fig1.jpg

图1 超声检查示:肝脏弥漫性病变

当时无腹胀腹痛,无乏力纳差等不适,门诊查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CV-Ab(-),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入院。查体:未见特殊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年轻男性的肝脏弥漫性病变主要从感染性病变、代谢性病变、药物性病变、肿瘤性病变、遗传性病变、血管性病变等几方面考虑。追问病史,患者无长期饮酒史及特殊服药史,BMI 正常,酒精性、药物性及脂肪性肝损伤依据不足。入院后予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查肝肾功能、血脂常规、血三系、肿瘤标志物正常范围,EB-IgM、CMV-IgM、HSV-IgM、HBV-DNA、HCV-RNA 均阴性,嗜肝或非嗜肝病毒引起肝损伤不考虑。免疫球蛋白不高、抗核抗体谱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依据不充分。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铜蓝蛋白也均正常范围,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常见代谢性肝病亦依据不足。患者经常规检查仍未明确病因,排除禁忌后予行 B 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汇管区慢性炎症,伴较多钙化性陈旧性血吸虫虫卵沉积。网染及 Masson 显示门管区纤维组织轻度增生。CK7 及 CK19 显示门管区小胆管轻度增生 (图 2,3)。最终诊断为「血吸虫性肝病」,嘱病人至疾控中心行吡喹酮驱虫治疗。

fig2.jpg

图2 术后病理

fig3.jpg

图3 术后病理

讨论

引起人类感染的血吸虫有 5 种,其中 3 个主要种类为曼氏血吸虫 (非洲和南美洲)、日本血吸虫 (东亚) 和埃及血吸虫 (非洲和中东)。一般来说,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肠道感染,而埃及血吸虫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较少见的 2 个种类为湄公血吸虫 (老挝和柬埔寨) 和间插血吸虫 (非洲西部和中部)[1,2]。

在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为日本血吸虫病,曾经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寄生虫病,目前发病率已经大大下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其中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集中了全国 85% 以上的病例。浙江省从 1995 年开始已无新发病例报道,本例患者有疫区长期居留史,考虑为输入型病例。

日本血吸虫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发生在肝脏和结肠的虫卵肉芽肿。急性期有发热、腹痛、腹泻或脓血便,肝大与压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大或慢性腹泻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可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与腹水等。有时可发生血吸虫病异位损害。动物及临床实验证明吡喹酮的毒性小、疗效好、给药方便、适应症广,可用于各期各型血吸虫病患者 [3]。

[1] Barnett R. Schistosomiasis. Lancet, 2018, 392(10163):2431.

[2] Nelwan ML. Schistosomiasis: Life Cycle, Diagnosis, and Control. Curr Ther Res Clin Exp, 2019, 91:5-9.

[3] 李兰娟, 王宇明. 感染病学. 第 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481-488.

编辑: 周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