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治疗不影响糖尿病患者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

2013-08-12 11:20 来源:丁香园 作者:echo1166
字体大小
- | +


二甲双胍治疗不影响糖尿病患者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

研究要点:

  • 动物模型实验提示二甲双胍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 二甲双胍对前列腺癌的预防作用结论不一。
  • 本研究结果证实在患有糖尿病的前列腺癌病人中,二甲双胍对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无显著影响。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最近有证据显示二甲双胍或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因此,加拿大多伦多健康网络大学David Margel等设计了相关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在患有糖尿病的男性病人中,二甲双胍应用和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和肿瘤级别之间所可能存在的联系,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JNCI7月最新的在线期刊上。

本研究利用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数据库中的数据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者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的方法来确定在二甲双胍和前列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联系,受试者为年龄在66岁及以上的糖尿病男性患者。

研究队列共纳入119315名糖尿病男性受试者,其中5306人为前列腺癌患者,另有26530人为对照受试者。在肿瘤患者中,1104人为高级别肿瘤,1719人为低级别肿瘤,3524人为活检确诊的肿瘤。研究者没有发现二甲双胍治疗和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增高、高级别肿瘤、低级别肿瘤或活检确诊的肿瘤之间存在联系,上述四者的aOR分别为1.03、1.13、0.94和0.98。

本研究结果指出,在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的应用和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增高两者之间并不存在联系。

研究背景:

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存在较大差异,尸检研究证实有42%至80%的男性在80岁左右时前列腺内存在小的病灶。此外,组织学证据提示在30岁至40岁的男性中,每3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微观病变。这些观察结果提示可能存在晚期启动子理论——即该启动子可将潜在的前列腺癌转化为临床前列腺癌。

通常认为,在四十多岁的男性中,其前列腺就已经发生了组织学病变,这些恶性病变进展成为临床可检测的病变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其中绝大部分病变可能一直保持难以察觉的状态。

二甲双胍是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患者能很好的耐受二甲双胍的治疗,并且药物能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和患者的死亡率。二甲双胍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机制包括抑制肝糖原异生和刺激肌肉和脂肪组织对于葡萄糖的摄取。在细胞水平,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一种细胞调节细胞代谢的能量感受器——来增加细胞内的AMP/ATP比例。

二甲双胍可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机制来阻碍肿瘤的进展和肿瘤的形成。包括直接效应(针对肿瘤及其微环境)和间接效应(针对宿主)。总体而言,这两种效应都是通过AKT-MTOR旁路所介导的。

就目前的研究看,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和二甲双胍治疗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还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lurongro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