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慢病管理「两全其美」新策略

2018-04-13 18:57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导语: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总体目标,「到 2030 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 5 年生存率提高 15%」。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也明确「以人民健康为核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生活健康」为首要职责,促成全民健康的大健康管理。

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国家癌症中心 2018 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乳腺癌发病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并以每年 2% 的速度递增。自 2005 年开始多学科参与诊治,到 2010 年乳腺癌全程管理概念建立,得益于以疾病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我国乳腺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已达到 83.2%[1],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降低了 39%[2]。具体到浙江省内,乳腺癌患者 5 年生存率为 92.1%,10 年生存率为 85.1%。[3]

生存率大幅提升,将大量患者带入慢病管理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也因此面临新的问题——急病治疗阶段的副作用,以及患者自身年龄、激素水平等自身因素与慢病治疗期内分泌等治疗手段叠加,而可能出现的血脂异常、骨安全事件、心理抑郁等伴随疾病,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挑战。

旨在整合医疗资源,实现跨领域管理患者整体健康的效益最大化,提升乳腺癌患者预后整体健康水平,2018 年 4 月 7 日,多位来自浙江省乳腺癌相关内科、外科、心血管、妇科、精神心理等跨领域专家共同出席「浙江省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管理论坛」,结合浙江地区乳腺癌发病的新趋势和诊治现状,倡议推进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覆盖癌症早期预防及高危筛查,急病期多学科规范化诊疗、慢病期跨学科管理癌症伴随疾病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通过省内优势医疗资源下沉与基层医疗建设,为乳腺癌患者实现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夯实基础,助力乳腺癌慢病管理新策略落地,惠及患者整体健康水平提升。

跨领域专家一致认为,目前乳腺癌治疗跨入慢病管理时代,对于乳腺癌伴随疾病的防控与主动管理,乃至整体健康水平随诊评估,都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乳腺癌伴随疾病」即非直接与乳腺癌相关的,由于患者年龄及内在微环境改变、生活方式改变及药物不良反应影响等多因素导致的疾病,该疾病与乳腺癌往往伴随出现。乳腺癌伴随疾病中最常见、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最大的包括心血管疾病、骨代谢异常、精神心理问题。

图片 1-王晓稼教授.png
王晓稼教授

「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内探索乳腺癌慢病管理新策略的进展几乎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助理肿瘤内科主任王晓稼教授指出:「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着眼于患者整体健康,在延续以癌症为核心进行多学科规范化诊疗的同时,更针对目前乳腺癌慢病治疗阶段的规范化诊疗以及依从性管理、对伴随疾病随访评估的不足,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跨学科管理癌症伴随疾病,为患者提升预后,最终实现治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主任邓甬川教授表示:「促成『两全』健康管理理念在浙江省的切实落地,一方面通过构建『早期乳腺癌分级诊疗』体系,应对乳腺癌规范诊治地域分配不均衡;同步推进『随访及伴随疾病』管理体系建立,指导二级中心长期管理伴随疾病。」

图片 2-邓甬川教授.png
邓甬川教授

大量乳腺癌患者在慢病治疗期要接受长达 5 到 10 年的内分泌治疗,多种因素影响使乳腺癌患者常易伴随血脂异常与骨安全事件,严重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血管内科沈盛晖教授介绍:「乳腺癌患者特别是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的大幅下降导致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且心血管事件显著增加乳腺癌患者死亡风险,甚至已成为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远期首位致死原因。乳腺癌患者经急病期治疗有效控制病情之后,应根据相关指南密切监测患者血脂水平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主动管理由治疗带来的副反应所造成伴随疾病的风险。」

图片 3-沈盛晖教授 .png
沈盛晖教授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潘小宏教授强调:「心内科在跨领域诊疗中应更加强调预防意识,即通过对乳腺癌患者血脂水平的规范化评估及早发现心血管事件风险因素,并予以适当处置,为患者解除后顾之忧。这也是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对于提升患者整体生存水平,特别是远期生存质量的意义之所在。」

图片 4-潘小宏教授 .png
潘小宏教授

乳腺癌发病在国内呈年轻化趋势,生育能力也成为中青年患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邓甬川教授从肿瘤学角度提醒患者,「临床循证表明,乳腺癌后怀孕并不增加复发的风险,但患者在怀孕期和哺乳期务必停止正在进行的治疗,防止药物致畸风险。」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信美教授指出,「乳腺癌虽然有年轻化趋势,但整体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治疗后可以生育,但判断是否怀孕和选择怀孕时机需要医生与乳腺癌患者做充分沟通,综合考虑病情发展、乳腺癌伴随疾病等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毕竟健康的女性才具备生育健康宝宝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医患双方都应遵从相关指南,足程完成全周期治疗,并做好随访评估,实现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图片 5-信美教授 .png
张信美教授

50%-60% 早期乳腺癌患者伴随精神抑郁和焦虑,超过 1/3 的患者伴随感觉异常及相关器质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治疗依从性,并且成为导致近远期复发重要因素之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林铮教授指出「精神心理科应介入乳腺癌患者『全方位、全周期』的多学科联合诊疗,与主治医生加强合作,从治疗早期就对患者由心理变化引发的心理或精神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并将精神心理方面的干预与评估以规范化的形式贯穿患者治疗、康复乃至整体生存期,通过患者、家庭与多学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促进患者预后,以良好的状态回归家庭和社会。」

图片 6-林铮教授 .png
林铮教授

与会的浙江省跨领域专家达成共识,以提升患者长期生存质量为目标,结合省内及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推进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落地,通过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整合各级医疗体系的优势资源,实现乳腺癌患者急病治疗期的多学科规范化诊疗,更重要的是落实慢病治疗阶段的乳腺癌伴随疾病管理与预后随访评估,全面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这同今年 3 月底在北京召开的「2018 年中国肿瘤健康管理大会暨第二届乳腺癌两全管理首席专家论坛」所倡仪的构建肿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相呼应,共同推进中国肿瘤与乳腺癌慢病管理新策略,为患者实现疾病治疗与整体健康管理「两全其美」,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1] Siegel RL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8;68:7–30.
[2] Siegel RL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8;68:7–30.
[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5 年《乳腺癌临床研究 15 年的演变》

编辑: 蔡景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