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2017」罗氏制药将发布多项重磅研究结果

2017-09-26 16: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2017 年 9 月 26 日-9 月 30 日,第二十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将在厦门召开。作为全球抗肿瘤领域领导者,罗氏制药将在今年的 CSCO 大会期间举办多场专场会议及卫星会,涵盖 9 个已获批上市或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抗肿瘤药物的重磅研究结果,力求传递新知,促进学术交流,以进一步推动中国临床肿瘤领域的精准化诊疗的发展。

图片1.png

2017 CSCO 学术大会亮点抢先看

在为期 5 天的 CSCO 大会上,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淋巴瘤以及黑色素瘤六大肿瘤领域将成为大会的重要议题。

肺癌领域:迈向个体化、精确化和规范化

肺癌的治疗日新月益,罗氏肺癌产品全面覆盖 EGFR TKI、ALK TKI、抗血管生成治疗、免疫治疗四个领域。今年 ASCO 大会首次报道了 ALEX 结果,在这项头对头比较 Alectinib 与克唑替尼一线治疗 ALK 阳性晚期 NSCLC 患者的 III 期临床研究中,Alectinib 一线治疗的中位 PFS(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达到 25.7 个月,将疾病进展风险降低 53%(25.7 个月 vs 10.4 个月,HR = 0.47,95% CI: 0.34–0.65,p<0.0001)。

随后在今年 ESMO 大会上,ALEX 研究的更新数据显示,与克唑替尼相比,Alectinib 一线治疗基线有 CNS 转移和无 CNS 转移的患者,均可显著延长 PFS [ HR 分别为 0.40(95%CI 0.25-0.64, p<0.001)和 0.51(95%CI 0.33-0.80, p = 0.0024)]。在基线无脑转移患者中,Alectinib 组 12 个月 CNS 转移率仅为 4.6%(克唑替尼组 31.3%),展现了令人振奋的 CNS 保护作用。这一系列结果,与 J-ALEX 研究相互验证,进一步奠定了 alectinib 在初治、晚期 ALK 阳性 NSCLC 患者一线治疗的卓越疗效及标准地位。NCCN 指南也在今年 6 月将 Alectinib 列为 ALK 阳性 NSCLC 一线优选治疗药物。

与此同时,今年 ESMO 还报道了全球 III 期临床试验 ALUR 研究的结果,与化疗相比,Alectinib 可将铂类化疗和克唑替尼进展后的 ALK 阳性晚期 NSCLC 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降低 85%(中位 PFS 9.6 个月 vs 1.4 个月,HR = 0.15,95% CI: 0.08-0.29, p<0.001);并在反复治疗的患者中也表现了很好的耐受性,,为 Alectinib 治疗 ALK 阳性 NSCLC 的疗效和安全性再添证据。

在肺癌免疫治疗领域,OAK 研究确立了 atezolizumab 在晚期 NSCLC 二线治疗的标准地位。今年 ASCO 报道了 RECIST 标准评价疾病进展后继续 atezolizumab 治疗的疗效,有效率达 7%,进展后中位 OS 达 12.7 个月。ESMO 进一步报道了 OAK 研究中最佳客观缓解亚组的疗效,结果发现 CR/PR 亚组 atezolizuamb 治疗的获益最大(HR=0.32,95%CI:0.16-0.63),18 个月 OS 率达 83%。SD/PD 亚组也能从 atezolizuamb 治疗获益(HR 分别为 0.70、0.72)。

Atezolizumab 组和多西他赛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 16.3 个月、6.2 个月。而对于目前 PD-L1 检测的两种方法 22C3 和 SP142 IHC 分析,在今年 ESMO 上也有报道,结果发现,无论是经 22C3 还是 SP142 IHC 检测为 PD-L1 阴性的患者,atezolizumab 二线治疗均可以带来生存获益,这进一步证实,atezolizumab 用于 NSCLC 的二线治疗无需根据 PD-L1 表达来进行人群选择。本次 CSCO 将会邀请 atezolizumab 全球 III 期 OAK 研究的主要研究者(PI)——来自艾克斯-马赛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主任 Fabrice Barlesi 教授介绍免疫治疗在晚期 NSCLC 治疗中的最新进展。

结直肠癌领域:辅助治疗时长争议再起,贝伐珠单抗跨线治疗优势凸显

IDEA 研究评估了结肠癌 3 个月辅助化疗是否非劣于 6 个月,今年 ASCO 和 ESMO 先后报告了全球研究及 6 个国家研究的结果。研究共入组 12834 例 III 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配 3 个月组或 6 个月组的辅助化疗,由研究者选择 CAPOX 或 FOLFOX 方案,主要研究终点为 DFS。总体结果显示, 3 个月组未证实非劣效性 (3 个月 vs. 6 个月 3y-DFS 74.6% vs. 75.5%,HR = 1.07,95%CI 1.00~1.15),但神经毒性降低一半以上。在基于方案和危险度的亚组分析中,仅低危 CAPOX 方案证实非劣效(HR = 0.85, 95%CI 为 0.71~1.01),交互作用主要来自于方案而不是危险度,印证了方案之间存在差异。IDEA 研究提出了「基于主观意愿+危险度分组,考虑具体化疗方案和治疗耐受性」的临床决策模式。

随着 CALGB80405 亚组分析的陆续更新,证实了 mCRC 领域贝伐珠单抗与西妥昔单抗在(K)RAS WT 患者一线治疗的 PFS、OS 相似,也证实了肿瘤部位是 mCRC 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且不同的 DNA 体突变和 MSI 状态及突变符合与总生存有相关性。

对于 PRODIGE 18 的最终数据分析进一步证实贝伐珠单抗跨线治疗优势:对于 RAS WT mCRC 患者一线化疗+Bev 治疗失败后,更倾向于使用二线化疗继续联合贝伐珠单抗而非 EGFR 治疗继续治疗。

罗氏在研的新型癌胚抗原 CD3-T 细胞双特异性(CEA-TCB)抗体单药和联合 atezolizumab 在三线 MSS 的患者中的 I 期研究中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胃癌领域:精确数据助力临床转化

在今年 CSCO 大会上,秦叔逵教授将首次口头报告中国胃癌非干预登记研究(EVIDENCE)队列 I 中 95 例曲妥珠单抗治疗的 HER2 阳性的晚期转移性胃癌的治疗模式、安全性和疗效数据。中国新发胃癌病例数占世界新发胃癌病例数的 40% 以上,但由于中国尚无完善的肿瘤登记随访系统,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数据不足。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自 2010 年于美国及欧洲获得胃癌适应症以来,全球最大的一项非干预研究(~400 人)为德国 HERMES 试验,该试验于 2013-2015 年在国际大会上报道了 PFS,化疗联合方案等信息。

EVIDENCE 研究由罗氏发起,覆盖中国 80 多家中心,历时 4 年已经完成近 1600 例患者入组,目前正进入最后的随访阶段。本次报道表明,在中国的常规临床实践中,曲妥珠单抗联合各种化疗,中位 PFS 达 9.5 月 (95% CI 7.6-11.8), 中位 OS 达 30.0 月 (95% CI 18.6-38.7),最常见的一线治疗方案是曲妥珠单抗+XELOX(28 例, 31.1%) 和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 (20 例, 22.2%),尚有 21 例患者接受跨线治疗;除在姑息治疗中使用曲妥珠单抗外,在围手术期也有使用。所有曲妥珠单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为 2 例 6 (27.4%) ,主要是血液系统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 3 级的不良事件仅 6 例(6.3%),且心脏安全性良好。

中国 EVIDENCE 研究第一次把中国 HER2 阳性转移性胃癌曲妥珠单抗治疗真实世界数据记录和公布了出来,相信随着明年 1600 名患者的随访完成,更全面详尽成熟的中国胃癌的治疗现状会得到关注。

乳腺癌领域:揭示乳腺癌抗 HER2 靶向治疗的关键

HERA 十年数据显示,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 1 年使近 70% 的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走向治愈。对于不同的患者人群,可以选择 AC-TH、TCbH、TC4 H 或 wPH 等不同辅助治疗方案,但 1 年的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疗程是众多证据支持的标准治疗疗程。

对于晚期 HER2 阳性乳腺癌,现今国际和国内指南共识都推荐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为标准一线治疗。由于帕妥珠单抗尚未在我国上市,因此目前国内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是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治疗,所有患者应使用抗 HER2 治疗至疾病进展。

从乳腺癌分子病理诊断角度,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转移灶再活检非常必要,研究中发现转移灶和原发灶 HER2 不一致率有时可高达 40%,准确的检测结果对指导患者下一步治疗至关重要。

而对于 HER2 阳性小肿瘤、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原发灶 1-2 cm 的 HER2 阳性淋巴结阴性患者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无争议;原发灶 0.6-1 cm 的 HER2 阳性乳腺癌小肿瘤可推荐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发灶 ≤ 0.5 cm 但伴高危因素者,如激素受体阴性、分级差、Ki-67 高等也可考虑曲妥珠单抗治疗。

淋巴瘤领域:精准治疗引领通向治愈之路

B 细胞淋巴瘤的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一直处于引领地位之一,世界上首个治疗性单克隆抗体 CD20 单抗(利妥昔单抗)便率先在 B 细胞淋巴瘤中成功应用,显著提高了 B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情况。并且,2017 年利妥昔单抗已被纳入中国《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此外,为了给临床医生以及患者带来更多便利,基于 SABRINA、MabEASE 等研究证实的与静脉剂型一致的疗效和安全性,欧美等国家已经批准皮下给药剂型的利妥昔单抗在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滤泡淋巴瘤等 B 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如糖基化工程的 CD20 单抗、CD79b 单抗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等的不断出现,也将继续推动 B 细胞淋巴瘤精准治疗的进一步发展,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黑色素瘤领域:中国黑色素瘤治疗进入靶向时代

罗氏今年在中国上市了新药 BRAF 抑制剂维莫非尼。在此之前,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这些药物缓解率低,OS 缺乏显著改善,存在潜在的严重毒性反应。BRIM-3 和 YO28390 试验等多个国内外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维莫非尼治疗 BRAF V600 突变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和安全性。BRAF 抑制剂的地位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可,维莫非尼已经作为基本策略被写入 2017 年 CSCO 黑色素瘤诊疗指南。

值得注意的是,维莫非尼等 BRAF 抑制剂治疗会引起皮肤角化细胞中 MAPK 通路的异常活化,导致角化棘皮瘤、鳞状细胞癌等皮肤新生物。在西方人群中,这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近20%,但是在目前公布的中国人群数据中,尚未发现此类不良事件,中西方人群的差异及其潜在机制值得探索。

黑色素瘤辅助治疗一直是临床的关注重点。ESMO 会议中报道的 BRIM-8 试验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在这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IIC-IIIB 期 BRAF V600 突变黑色素瘤接受 1 年维莫非尼辅助治疗, 显示了明显的临床获益,较安慰剂降低 DFS 风险 46%;IIIC 期 BRAF V600 突变黑色素瘤接受 1 年维莫非尼辅助治疗, 较安慰剂延长了中位 DFS, 但是没有显著降低 DFS 风险;而在预先设定的探索性汇总 ITT 分析中,也可以观察到明显的 DFS 获益。对于 BRAF 抑制剂单药能否成为黑色素瘤辅助治疗新的选择,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本届 CSCO 大会适逢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成立 20 周年,又是 2017 国家医保目录更新后的第一次年会,如何高效安全地为患者定制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案,以使患者临床获益最大化,再一次成为参会专家讨论的焦点。作为 CSCO 的长期支持方,罗氏制药在坚持推动研发创新的同时,始终致力于不断深化同国内外专家在肿瘤诊疗领域的协作,推动学术共识的达成,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优化临床方案,为中国患者带去新的生命希望。

编辑: 李海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