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受体缺乏的三阴性乳腺癌预后更差

2016-12-03 07: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高小羊
字体大小
- | +

第九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议中的一项研究表明,与三阴性欧裔美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相比,非裔美国女性更容易缺乏雄激素受体蛋白,这可能会导致两种族之间的生存差异。

靶向蛋白缺乏

三阴性乳腺癌的一大特点是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 HER-2/neu 三种蛋白中的任何一种,而这三种受体都是治疗靶点。乔治亚洲立大学的 Bhattarai 博士称,三阴性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特别是在诊断后的 5 年内。此外,与欧裔美国女性相比,非裔美国女性患三阴性乳腺癌的几率更高、预后更差。

「研究表明,雄激素受体(AR)信号可以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的肿瘤生物学,但临床上关于 AR 作用的研究结果存在矛盾」Bhattarai 博士说。由于生物地理因素也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的肿瘤生物学,研究人员想探究三阴性非裔与欧裔美国女性乳腺癌患者之间 AR 状态是否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否会造成癌症结局的不同。

在 Bhattarai 博士的研究中,三阴性非裔美国女性乳腺癌患者往往为 AR 阴性,多变量分析显示 AR 表达缺失者预后较差。非裔美国女性四阴性乳腺癌(ER、PR、HER-2/neu、AR 均为阴性)的罹患率更高可能是造成这种种族差异的原因,这种差异正是临床医生与研究人员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收集了 675 例欧裔美国女性患者、138 例非裔美国女性患者的各项资料,检测患者病理标本中的 AR 蛋白,如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 AR 阳性率低于 1% ,则被视为四阴性乳腺癌;高于 1% 则被视为 AR 阳性。

总体而言,45.6% 的三阴性乳腺癌标本为四阴性,但非裔美国女性患四阴性乳腺癌的概率为欧裔美国女性的两倍,分别为 80.8% 和 40.1%。研究人员统计了从诊断到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之间的时间间隔,并且调整了分期与辅助治疗等,发现四阴性乳腺癌女性的死亡率几乎为 AR 阳性者的 3 倍。

AR 既可以作为预测因子,又可作为预后因子,因此筛查 ER、PR、HER2 时常规筛查 AR 是有益的。但雄激素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作用及 AR 状态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影响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

Bhattarai 博士称,该试验在寻找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新靶点时,主要应考虑遗传血统和 AR 状态。该研究的主要缺陷是缺乏患者家族的基因型信息,因为非裔美国人口高度混合,了解患者家族的基因型可以得到三阴性乳腺癌的遗传因素、AR 状态以及肿瘤生物学。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汪宇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