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2012:关于导管性乳腺癌进展和侵袭的新观点

2012-10-26 08:52 来源:丁香园 作者:2005013036
字体大小
- | +

导管原位癌(DCIS)被认为是浸润性乳腺癌未经处理的一个先兆性病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IDC)中大约45%被发现患有导管原位癌(DCIS)。只有导管原位癌的患者(没有伴随侵入性疾病)中近100%病人都有5年存活率,相比之下所有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只有89%(24%的病人远端癌转移)的5年存活率。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尽管导管原位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都存在很大程度的细胞异质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从非侵袭性到侵袭性疾病的转化是由基因组失衡的复发性模式决定的。这项研究在线发表于《美国病理学》第11期。

对于癌症患者,从局部可控的疾病到侵染性和转移性疾病的过渡可能是最重要的门槛,因为这一过渡使得手术治疗成功的可能性小得多,据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研究中心遗传学分支部门主管,首席研究员托马斯·里德研究报告的称。研究人员观察从导管原位癌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过渡期间基因拷贝数变化,以确定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又是什么遗传模式的失衡导致这一进程。

对频繁影响导管原位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特定基因的增加和缺失的分析

这项研究是基于抑制跟踪的国立海军医疗中心的存档临床样本的基础上的,这一样本针对这种导管原位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出现在同一病人身上的情况。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包括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国家海军医疗中心和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在内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的。

调查者比较了13个患有导管原位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的单个细胞癌基因组成并分析了频繁影响导管原位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特定基因的增加和缺失。这些基因包括癌症促进制癌基因和癌症抑制肿瘤抑癌基因。利用荧光复制或克隆相关的DNA片段来识别基因拷贝数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测面板,杂化完整细胞准备从形态学方面识别几个病人的病变区域。随后多色探测面板的杂交导致探测器的多重讯号,进一步允许每个细胞中五个致癌基因和三个肿瘤抑制基因拷贝码的同时分析。

相同的信号克隆只出现在不到20%的细胞中,这一事实反映出从一个细胞到其他细胞的高度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尽管存在这种不稳定性,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因的增多和缺失的分布是同已知的乳腺癌遗传变异相一致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一模式同基因组失衡的非随机分布有关。

钙粘蛋白(CDH1),基于减少基因表达而引发癌症的侵袭和转移的肿瘤抑制基因,是导管原位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最常缺失的。MYC,使得细胞增殖和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的一个强大的致癌基因,是导管原位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最常出现的。MYC似乎在“原位”到“乳腺浸润性疾病”过渡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从遗传学角度,导管原位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相关病变,他们有着类似的失衡模式。然而作者指出,根据他们的失常模式,导管原位癌病变远比其它有更稳定基因组的前体病变(如结肠直肠息肉或宫颈非典型增生)更先进。这一导管原位癌的较大程度的细胞间异质性确实能证明了染色体不稳定性优于其向侵入性疾病的过渡。

研究人员观察到导管原位癌更高级的畸变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关,使得通过其它方式(除了手术、放疗和激素辅助疗法)预防这一向浸润性疾病的转变变得不太可能。

作者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是什么精确地决定未侵袭性疾病和侵袭性疾病之间的关键过渡。识别导管原位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之间全基因目录的差异有可能能鉴别出这个最终负责侵袭和过渡的基因的表达。

编辑: 李林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