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46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2012-05-25 09:15 来源:医技与临床 作者:王 云涛等
字体大小
- |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升高,据流行病学调查报道,乳腺癌已是中国女性第一位发病癌种,城市女性尤为突出,能否早期检出乳腺肿块并鉴别其良、恶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及预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组织显像清晰度高,解剖层次丰富,易于显示细小结构,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6 例乳腺实性肿块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特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旨在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实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而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乳腺肿块患者为2009 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就诊或体检时,临床扪及乳腺肿块的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4岁~68岁,平均年龄48.3岁。全部病例术前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

1.2 仪器使用TOSHIBA SSA-350A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探头频率为8MHz.

1.3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上举至头顶,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及腋窝,按1~12 点钟顺时针、放射状、多切面扫查整个乳腺(先左后右)。发现肿块后,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了解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纵/横比值、有无微小钙化;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包括血流定量分级、收缩期流速峰值(PSV)、阻力指数(RI)。根据血流信号的数量、形状将肿块内血流丰富程度分为四级:0级:肿块内无血流;Ⅰ级:少量血流,肿块内见1~2 处点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Ⅱ级:中等量血流,可见3~4 处点状血流信号或1条主要血管(血管长度超过病灶半径);Ⅲ级:血流信号丰富,极易探到,为4条以上血管或血管互织成网。最后扫查双侧腋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以及库柏韧带、胸大肌有无改变。

2.结果

2.146例乳腺肿块术前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良性肿瘤36例,恶性肿瘤10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肿瘤34例,其中乳腺纤维腺瘤28例,乳腺小叶增生6例,诊断符合率为94.4%;恶性肿瘤9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例,腺癌1例,诊断符合率为90%.

2.2乳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

2.2.1良性肿瘤 乳腺纤维腺瘤28例,呈椭圆形低回声,边界光滑,包膜完整,后方回声稍增强,纵/横比值<1.乳腺小叶增生6例,内部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呈粗大光点及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

2.2.2恶性肿瘤 9例均为实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呈毛刺样或蟹足样),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纵/横比值≥1,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2例患者肿块内探及沙砾样微小钙化。

2.3乳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 乳腺良性肿瘤中多数未检测到血流信号,仅有1例患者肿块内探及1~2处点状血流信号,且PSV=10.6cm/s,RI=0.57;恶性肿瘤中88.9%可探测到丰富的血流信号,定量分级为Ⅱ~Ⅲ级,PSV≥20cm/s(21.7-24.3cm/s),RI≥0.7(0.71~0.85)。

2.4腋窝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情况 良性肿瘤未探及腋窝淋巴结;恶性肿瘤中有5例患者于同侧腋窝探及淋巴结,呈多发,形态不规则,部分融合,血流丰富;库柏韧带、胸大肌均未见明显改变。

3.讨论

3.1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对比分析 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恶性肿瘤则呈浸润性生长,二者声像图特征对比,见表1.结合本组46例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不难看出肿块的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是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依据。
 

3.2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流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本组46例病例中良性肿瘤仅2.9%探测到了极少血流信号;恶性肿瘤88.9%探测到了丰富的血流信号,二者血流分布特征对比,见表2.

                     

恶性肿瘤血流信号较良性肿瘤丰富且走行紊乱,高流高阻的原因与恶性肿瘤释放较多的血管生长因子及血管生成异常有关。据文献报道,血管生长因子能使肿瘤病变区形成丰富的血管网,从四周嵌入肿瘤内部,穿入性血管可作为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指标之一,可见血流定量分级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在对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进行定量分析时,阻力指数RI也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但也有文献报道RI≥0.7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无明显意义。本组资料显示,恶性肿瘤9例RI均>0.7,且PSV较高;良性肿瘤RI<0.7,且PSV较低。故把高流高阻血流(PSV≥20cm/s,RI≥0.7)作为鉴别良、恶性肿块的依据,无疑可以提高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3乳腺肿块内微小钙化即沙砾样钙化被认为是乳腺恶性肿瘤的特征性改变,敏感性27.2%,特异性96.3%,准确性84.8%.钙化的形成可能与癌细胞坏死、脱屑以及恶性肿瘤影响局部钙、磷代谢导致钙盐沉积有关。本组资料中2例乳腺肿块探及到沙砾样钙化,术后病理证实均为恶性,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恰能提高微小钙化的显示率。腋窝探及肿大的淋巴结更有助于鉴别诊断,因为乳腺大部分的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首先流至腋窝淋巴结。本组资料中良性肿瘤均未见到腋窝淋巴结肿大;恶性肿瘤有5例探及到同侧腋窝肿大的淋巴结。

3.4误诊原因分析本组资料中2例误诊为良性肿瘤的恶性肿瘤患者,皆由于肿块体积较小,浸润性生长的特点不明显,表现为边界尚清,形态较规则,纵横比没有明显>1,无血流信号等而导致误诊。

综上所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分辨力高,操作简便,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害,可反复进行等优点,而且适用于任何年龄、任何时期,特别是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根据肿块的大小、形态等作出与临床符合率较高的诊断,而且还可以根据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进一步对肿块分析,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乳腺肿块存在良恶性交错现象,所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当肿块<5mm时,误诊率较高。因此,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仔细观察、综合分析,对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难以鉴别的肿块,还需结合钼靶X线成像,或者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活检来确定诊断。尽管如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仍不失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肿块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编辑: 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