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乳腺癌对话女性乳腺癌:谁的预后更差?

2015-09-24 11: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王强
字体大小
- | +

最近几年,有研究表明西方及亚洲国家的男性乳腺癌(MBC)数量有所增加。当然,与女性乳腺癌(FBC)相比貌似不值一提:乳腺癌的女男之比为 122:1。

已有研究表明男女乳腺癌的生物标记物有所区别:分期、分级、年龄配对时,MBC 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比例较高。女性乳腺癌中,绝经后患者相对绝经前及围绝经期患者来说,肿瘤 ER/PR 阳性的比例更高。

也有研究比较过男性及女性乳腺癌的存活率,但结果有争议。如前所述,女性乳腺癌患者绝经后及绝经前/围绝经期的激素状态有很大差异,因此将 MBC 患者与全部 FBC 患者进行比较可能不合适,应将绝经后 FBC 患者和绝经前/围绝经期 FBC 患者区分开来,分别与 MBC 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

最近,中国浙江省肿瘤医院的俞星飞等比较了 MBC 患者及不同月经状态 FBC 患者的预后差异,文章发表在 2015 年 8 月的 PLoS One 上。现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下:

研究细节

研究筛选了 2001 年 1 月至 2011 年 1 月在该院诊断的 91 例无转移 MBC 病例,每一例配对同一时间段的四例 FBC:两例为绝经前/围绝经期,两例为绝经后;进行过卵巢功能抑制治疗、或在绝经后改为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绝经前/围绝经期患者归为绝经前/围绝经期;所有受试者均书面同意参与该临床研究。

采集下列信息: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据第七版 AJCC 分期),以及 ER、PR、HER2 状态。所有患者均进行标准手术治疗及下述后续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根据 NCCN 指南确定是否需要)。所有 ER/PR 阳性 MBC 患者均进行他莫昔芬的内分泌治疗至少 5 年。

随访数据来自当面随访、电话随访及邮件问卷,采集首次复发/转移的情况(如提示复发或转移的症状、体征、腋窝淋巴结情况)及死于乳腺癌的病例情况。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每一组患者的无病生存(DFS)、总生存(OS)。

本研究总计纳入 91 例 MBC(M 组)、364 例 FBC(绝经前/围绝经期为 A 组,绝经后为 B 组)病例。M 组平均年龄大于 A 组(分别为 57.87 岁、43.73 岁;B 组则为 58.54 岁);临床分期方面,三组近似。

相比 FBC 病例来说,MBC 组肿瘤较小(A、B、M 组的肿瘤平均大小分别为 30.71 mm、29.70 mm、26.66 mm);ER 及 PR 阳性更多见(ER 阳性比例分别为 80.22%、58.24%、61.54%;PR 阳性比例分别为 62.64%、41.21%、45、60%),HER2 阳性相对少(三组分别为 6.59%、35.16%、37.91%)。所有病例中均未见 HER2 不确定者。

治疗方面,根据 NCCN 指南及 St. Gallen 共识确定复发及转移风险,然后据此制定化疗方案;ER/PR+的男性患者及 A 组女性患者用他莫昔芬进行内分泌治疗,B 组中的 ER/PR+患者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进行内分泌治疗。A 组患者中有 10% 在应用他莫昔芬后,改为了 OFS 或芳香化酶抑制剂。

经中位时间为 112 个月(10-145 个月)的随访后,M 组有 27 例(29.67%)、A 组有 51 例(28.02%)出现了复发或转移,B 组中则仅有 37 例(20.33%);不过,该结果组间比较(M 组与 A 组及 B 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组间的 DFS 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M、A、B 组的 10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79.1%、79.1%、87.9%。M 组相比 B 组来说,总生存显著较差,但与 A 组近似。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表明,绝经前/围绝经期 FBC 患者与 MBC 患者的 DFS 及 OS 近似,而绝经后 FBC 患者相比 MBC 患者的 DFS 及 OS 更好。

作者根据上述结果指出,MBC 患者相比绝经后及绝经前/围绝经期 FBC 患者来说,ER 及 PR 阳性表达较多、HER2 阳性表达较少。不过,MBC 患者的 DFS 及 OS 值与绝经前/围绝经期 FBC 患者近似,但却比绝经后 FBC 患者要差。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