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以及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RYR3基因3’UTR内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影响了miR-367对RYR3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并提示这一机制可能与乳腺癌发病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论文于8月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的陈可欣教授及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张微教授是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陈可欣教授现任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科主任,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常见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发病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乳腺癌的发病中遗传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约10% 的乳腺癌是遗传性的;40% 的家族性乳腺癌, 90%的乳腺癌合并卵巢癌是由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突变所致。在过去的研究中,陈可欣研究小组证实一种被称为RyR3的基因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形态及迁移密切相关。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RyR3基因表达受到一种小RNA分子——miR-367的调控。miR-367主要通过与靶基因RyR3基因的3’UTR结合从而调控RyR3基因表达,且这一调控作用受到RyR3基因的3’UTR内靶序列上一个SNP(rs1044129 A→G)的影响。基于RYR3 mRNA 与 miR-367 间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模型与序列比对分析,研究人员证实相对于GG基因型,miR-367对RYR3 基因AA基因型显示更高的亲和力。在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532名乳腺癌患者与1600名正常对照人群中这一SNP进行了基因型分析,证实GG基因型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钙化及预后均显示密切相关性。
新研究揭示了RYR3基因miR-367结合位点SNP与乳腺癌发病的关联性,为进一步加深对乳腺癌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寻找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提高乳腺癌的防治水平提供了新研究数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更多 >
乳腺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