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张灵小 徐兵河 马飞 袁芃 王佳玉
目的:探讨淋巴结阴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判断预后和选择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0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病理学证实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并且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1例,收集完整临床病理资料,观察长期生存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全组患者中位发病年龄46岁,绝经前患者50例(61.7%),绝经后患者27例(33.3%),月经状态不明4例(4.9%)。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共64例(79%),浸润性小叶癌1例,髓样癌7例,导管原位癌伴小灶间质浸润5例,另有4例为其他特殊类型。11例患者(13.5%)病理组织中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坏死成分。在获得组织学分级的54例患者中,Ⅱ级24例,III级30例,无I级病例。全组患者原发肿瘤较小,中位最大径为2.25cm。T1与T2组患者占95.1%,T3患者仅占4.9%。8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22例接受术后辅助放疗,75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其中63例为含蒽环类药物方案。中位随访3.92年,全组共有24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首发为局部复发者3例,首发为远处转移者21例。54.2%的患者(9/24)在术后3年之内出现复发转移,中位复发转移时间30.4个月(9.8~100.9月),出现局部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4.7个月,出现远处转移的中位时间为36.0个月。1,3,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97.5%、83.1%和71.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级、病理类型、月经状态、BMI、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放疗、化疗等因素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非蒽环类方案与蒽环类方案化疗治疗组间DFS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也未发现淋巴结阴性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淋巴结阴性早期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对这一特殊亚组,亟需更多前瞻性研究及分子生物学探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更多 >
乳腺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