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局部区域治疗策略——走向精细

2011-09-20 00: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陈佳艺

在3月18日召开的乳腺癌局部治疗专场,各国同行就乳腺癌局部治疗热点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部分乳腺加速照射

部分乳腺加速照射(APBI)的技术选择有精确外照射、近距离插植治疗、水囊导管及术中放疗。其中采用X线术中放疗的TARGIT-A研究表明,术中放疗组和外照射组4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95%、1.20%。该研究长期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和欧洲放射肿瘤学会(ESTRO)针对APBI的专家共识虽不完全一致,但在定义“低危”患者方面可供借鉴(见表)。

两者对“低危”人群定义的共同要求包括:单中心病灶、浸润性导管癌或其他预后好的浸润性癌、无淋巴脉管侵犯和广泛导管内成分(EIC)、切缘阴性(>2mm)、无新辅助化疗、不限组织级别、不包括单纯导管内癌、腋窝淋巴结阴性、允许合并小叶癌成分。

“大分割”全乳照射

全乳照射也在往“大分割”方向努力。大分割方案缩短疗程、节约资源、更多患者可接受保乳治疗的优点显而易见。但该方案亦为双刃剑,若应用不合理,也会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如靶区不均匀,高剂量区乳房皱褶或腋尾会增加纤维化危险,心脏过多在照射区内也可能增加长期损伤。

已完成的相关临床Ⅲ期研究几乎均选择低危患者,大部分靶区不包括淋巴引流区。ASTRO专家共识推荐T1-2N0保乳患者、年龄≥50岁、无辅助化疗、在二维治疗计划的中心平面剂量落差不超过±7%的患者可行大分割治疗。

瘤床剂量追加

EORTCBoost研究结果证实,瘤床加量可降低各个年龄组患者约50%的复发率。因此,哈里斯(Harris)教授提出,新的大分割相关研究不可避免地面临瘤床加量问题,其与全乳照射究竟是同期还是序贯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另外,对于整合淋巴引流区照射,包括切除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研究,技术上仍须更完善,随访时间须更长。

局部区域复发后治疗

温奇尼(Vincini)教授阐述了乳腺癌局部区域复发后的治疗策略。保乳术后的复发可归为3类:①无远处转移的孤立性复发(60%);②复发同时伴转移(10%);③复发后转移可能性显著增加(30%)。40%的患者可从积极的全身治疗中获益,60%的患者只需局部挽救治疗。

目前对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的全身治疗,尤其是化疗的价值仍不明确。孤立胸壁复发者须手术联合全胸壁及锁骨上放疗以提高局部控制率。曾接受过术后放疗患者的复发仍是个难题,须综合治疗团队寻找有效的治疗策略。

编辑: 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