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的影像学评效:共识解读及待解决问题

2011-08-29 00:00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待解决问题

目前在GIST靶向治疗影像评效领域还存在较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在GIST靶向治疗过程中疗效变化较快,在用药-进展-加量-进展-换药-再评测的序贯过程中,变化较快者可以周甚至天计算,如何个体化准确预测及动态监测用药过程中的疗效变化,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及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具有双重意义。但是,由于CT软组织分辨率有限,难以检出早期细微组织学改变,且CT存在辐射损伤,不宜短期内反复应用,首评时间点往往在治疗后2~3个月,评效时间相对滞后,而相当部分患者疗效在此时间段有可能经历反抛物线式过程,即短暂起效后快速进展,因而此时应用CT评效则可能导致临床错过治疗方案调整的最佳时间窗(图2)。

图2A.GIST靶向治疗前,胃大弯侧软组织肿物;B.治疗后3个月,肿瘤整体体积缩小,但出现新发环形强化结节,推测肿瘤已过了疗效转折的时间窗而开始进展;C.治疗后6个月;D.治疗后12个月,肿瘤逐渐进展。

PET应用于GIST治疗评效

分子影像学以其能够早期敏感反映组织代谢、功能改变的优势得到研究者青睐,各种影像学方法已开始探索这一手段在GIST靶向治疗早期评效方面的应用价值。目前该领域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PET。

研究发现,GIST治疗有效组标准化摄取值(SUV)下降明显,较早者在治疗后1周甚至3天即可出现SUV值的显著变化。但是,由于PET价格较高,且不适合临床短期内反复应用,目前尚未见大样本研究及相关应用标准出台。在得到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及解决卫生经济学相关问题之前,PET还无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总之,目前缺乏一种简单有效、可以对GIST靶向治疗进行早期评价及动态随访的影像学手段。

MRI应用于GIST治疗评效

图3 盆底肛管旁GIST: A. CT示病灶与肛管及肛提肌分界不清;B. 同时期MRI清晰显示病灶边界

MRI 具有较CT 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图3),同时T2WI图像可反映肿瘤组织中含水量的多少,以此推算肿瘤内部有无坏死、囊变及其程度,理论上可反映GIST靶向治疗疗效。有研究报道,GIST治疗有效组的T2WI 对比噪声比(CNR)值变化率高于无效组,可能可作为判定坏死囊变程度的指标,当然前提需除外部分GIST治疗后瘤内出血导致治疗有效病灶CNR值反向降低(出血在T2WI可为低信号)的情况。MRI还可提供分子影像学的功能定量指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是其中研究较为成熟的技术之一。DWI可无创性获得组织内部微观结构信息,通过水分子扩散运动状态反映组织内部细微结构的改变,近年来DWI在体内多种肿瘤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我们探索应用DWI 早期检测GIST 靶向治疗疗效,初步结果显示,GIST 治疗后早期(1周)DWI 量化值—— 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与3个月后疗效密切相关,有效组早期ADC值平均升高率达45%,明显高于无效组2%的升高率,且周升高率差异大于后续各检测时间点。该研究初步证实,GIST治疗后的DWI变化能够早期、敏感地反映疗效(图4)。后续与PET代谢评效的比较研究正在开展中。同时,由于MRI无辐射损伤,适宜于临床短期内反复应用,理论上较CT和PET更加适合GIST的靶向治疗疗效评价。

图4 十二指肠GIST 靶向治疗DWI 随访结果:A、E、I示治疗前肿瘤长径72 mm,ADC 值0.80 ×10-3 mm2/s ;B、F、J 示治疗后1 周,肿瘤长径不变(73 mm),ADC 值显著升高至1.30×10-3mm2/s ;C、G、K示治疗后4 周,肿瘤长径缩小至55 mm,ADC值1.37 × 10-3mm2/s ;D、H、L示治疗后12 周,肿瘤长径缩小至45 mm,治疗效果达PR,ADC值1.26 × 10-3mm2/s 。(图片来源Radiology)

随着软硬件技术的进步,MRI 已可为临床提供无伪影、高分辨的胃肠道清晰图像,并可为肿瘤疗效评价提供功能定量指标。研究已证明ADC值早期即可反映疗效变化,结合其无辐射损伤的优势,可同时弥补CT 及PET 软组织分辨率低及不适合短期内反复应用的不足。相信经过后续生存分析及多中心验证获得更多循证医学证据后,MRI有望为GIST靶向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价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分页: [ 1 ]   [ 2 ]  

编辑: 冯志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