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资助 4500 万!创新研究院成立暨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

2021-05-17 18:18 作者:
字体大小
- | +

1.jpeg

2021 年 5 月 14 日, 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创新研究院成立暨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启动仪式在上海紫竹万怡酒店召开。中科新生命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李林院士、闵行区区委常委、副区长管小军、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副所长廖侃莅临指导, 同时也邀请到了多位来自学术研究领域、生物制药企业、医院、医学检验所和仪器设备公司【丹纳赫生命科学、SCIEX 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 (中国) 有限公司、布鲁克·道尔顿中国、杭州纽蓝科技有限公司】的嘉宾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会上同期举行了合作伙伴战略签约仪式和质谱多组学技术圆桌会议线上直播。中科新生命还发布了 2 项共计 4500 万元科研资助的「薪火计划」, 将在国内征集肿瘤临床样本多组学研究和中药多组学研究合作项目。

2.jpeg

中科新生命副总经理谢永明主持本次活动

3.jpeg

中科新生命董事长兼总经理陈薇女士上台致欢迎辞

成立中科新生命创新研究院

中科新生命在 17 年的发展历程中厚积薄发, 人员规模和产品服务能力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已经成功建立了以质谱技术研发应用为核心的多组学联合分析平台。此次, 中科新生命决定成立「创新研究院」是对精准医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拓展的迫切需求, 同时也得到中科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 批准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期望中科新生命能够在产学研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重大项目开发、科技交流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4.jpeg

中国科学院李林院士为「创新研究院」的成立仪式致辞

5.jpeg

上海市闵行区区委常委、副区长管小军先生为「创新研究院」的成立仪式致辞

6.jpeg

中科新生命「创新研究院」成立启动仪式

7.jpeg

中科新生命「创新研究院」揭牌

中国科学院李林院士, 上海市闵行区区委常委、管小军副区长,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丁琛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研究院特聘教授刘三宏, 上海中科新生命董事长兼总经理陈薇女士、副总经理阮宏强共同为中科新生命「创新研究院」启动揭牌。

中科新生命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

8.jpeg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副所长廖侃致辞

9.jpeg

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副所长廖侃, 闵行区科委主任李丽女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嘉瑞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詹显全教授和上海中科新生命科技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朋朋共同为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

合作伙伴战略签约仪式

活动现场, 国内两家知名生物制药企业莅临现场, 并就双方的友好合作签订了战略合作。

共投入 4500 万 资助 2 项「薪火计划」

中科新生命还发布了 2 项重磅科研资助项目——「薪火计划」, 分别向全国征集在肿瘤临床样本多组学研究和中药多组学研究的合作项目。

薪火计划: 肿瘤临床样本多组学研究支持计划

中科新生命将启动「肿瘤临床样本多组学研究支持计划」, 通过蛋白代谢等多组学技术推进肿瘤研究新发展, 早日实现肿瘤预测、预防和精准治疗。在 5 年时间内, 中科新生命将计划投入 3000 万元的科研经费向全国征集合作项目, 对于征集入选的合作项目, 中科新生命将给予最低 20%, 最高 50% 的项目经费资助, 资助包括以下内容: 方案设计、样本处理、质谱上机、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及数据的深度挖掘。(具体报名方式可详见今天第二条软文)

10.jpeg

中科新生命薪火计划之肿瘤临床样本多组学研究支持计划剪彩仪式

薪火计划: 中药多组学研究支持计划

中科新生命将启动「中药多组学研究支持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是应用蛋白代谢等多组学技术进一步推动中药研究的进展, 为中药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治疗贡献力量。中科新生命计划在三年内共计投入 1500 万元的科研经费向全国征集合作项目, 对于征集入选的合作项目, 中科新生命将进行最低 20%, 最高 50% 的项目经费资助, 资助内容包括方案设计、样本处理、质谱上机、数据分析及数据的深度挖掘。

11.jpeg

中科新生命薪火计划之中药多组学研究支持计划剪彩仪式

圆桌会议: 探讨质谱多组学技术的发展和挑战

中科新生命副总经理谢永明主持上半场圆桌会议,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丁琛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主任黄超兰教授、上海市徐汇中心医院实验室李水军主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詹显全教授和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色谱和质谱事业部应用支持总监薄涛先生分享了质谱多组学技术在肿瘤临床诊疗的应用展望及面临挑战方面的经验和感想。

12.jpeg

圆桌会议: 质谱多组学技术在肿瘤临床诊疗的应用展望及面临挑战

黄超兰教授表示: 在未来,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从我个人在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工作来看, 已经能够通过蛋白质找到一些标志物。而未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蛋白质应该和上游的基因、下游的代谢形成一个整合的、更加精准的生物标志物。

李水军主任表示: 质谱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质谱技术已经随着我们前期的很多研究在不断挖掘, 质谱对于临床诊断、临床应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怎样把我们用质谱做出来的数据和结果向临床对接, 这是未来的一项挑战。

中科新生命副总经理阮宏强主持下半场圆桌会议, 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刘三宏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嘉瑞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涛老师、SCIEX 中国应用技术总监郭立海先生等分享了质谱多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前景方面的经验和感想。

13.jpeg

圆桌会议: 质谱多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杨涛副研究员表示: 中医药是非常复杂化的议题。质谱在中药领域是非常广泛又非常重要, 因为中药的复杂程度是非常大的。中药的物质基础是多层的, 怎么进行质量控制、进行有效性控制是一个很大的难点。通过质谱技术, 我们能对中药进行很精确的成分定性分析。

吴嘉瑞教授表示: 在生命科学领域、大数据战略的背景下, 中药学需要和生命科学领域交叉融合, 而中药药物学是中药和生命科学的切合点。从研究路径来说, 多组学无论是蛋白组、转录组、基因组等, 和中医药的融合、中医药的药效基础和药理学的融合, 是中药学传承的重要路径。多组学在中医药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传承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科新生命的创新研究院成立暨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启动仪式圆满结束。中科新生命不仅建立了以质谱技术研发应用为核心的多组学联合分析平台, 更建立了以质谱数据为驱动力的转化医学和精准医疗商业平台。而今天, 中科新生命又成立了创新研究院和院士专家工作站, 希望借助于创新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 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重大项目开发、科技交流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企业创新研究院将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团队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和自主创新优势, 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 并以此为契机,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力争成为中国生命健康事业的研发中心及产业基地, 引领并积极推动中国生命健康事业的发展 !

编辑: 王靓靓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