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期刊上的一篇文章,对中国,印度,俄罗斯的癌症控制现状进行了系统讲解,并与美国和英国的癌症现状进行了对比,分别从各国家的土地面积,人口数量,医疗总支出,75岁患癌风险,癌症死亡风险等多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表1)。并且,文章中对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癌症控制进行了总结,提出可参考建议。
表1 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和英国的面积,人口数量,平均寿命和支出统计
作为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癌症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不幸的是,伴随社会经济情况改善,癌症发病率呈现越演越烈之势,尤其中国、印度、俄罗斯的癌症负担不堪重负,已引发国际肿瘤学界高度重视。三国已跻身如癌症发病率骤增行列,共分享了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46%,癌症死亡率高达52%,近乎英美国家的2倍。
文章第一作者、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PaulE.Goss表示,有效癌症控制已成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必须面对并解决的新问题,因为及时遏制该走势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收益。
到底有多严重?
中国、印度、俄罗斯三国癌症死亡率远高于英美国家,而每例患者的经济支出偏低(表1)。虽然三国主要癌症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占近全球总人口近40%的庞大的人口基数(13.5亿中国人,12.4亿印度人,1.44亿俄罗斯人),仍令其癌症发病人群居高。
到底因何之故?
究其原因,专家一致认为,人多地广、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西化(如膳食结构改变、体育活动减少)、严重环境污染、偏远不发达地区医疗保险欠完善以及癌症相关感染控制不得力等共性因素难则其咎。
此外,三国癌症统计数据不完整,人口特征和临床预后信息欠缺导致政策制定者难以全面掌握问题的严重性与进展趋势,继而无法出台具有前瞻性的现代国家癌症计 划。因此,专家建议,应从国家层面鼓励并积极资助医疗卫生事业,尤其癌症的预防、早期筛查与治疗,并通过保护环境以及提供社会服务、教育、科学抗癌知识与 技能等方式,应对癌症挑战。
到底如何应对?
依据各国情况不同,专家们分别给出针对性建议。
中国:癌症约占总人口全因死亡风险的20%,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关系最为密切。要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迫切需要找到抵制空气、水源、土壤污染的有效方法;有效优化或均衡城市、农村的三级医院、肿瘤专科医院布局;
尤其偏远地区医护人员短缺致使医疗救护可及性严重受挫,亟需培训大量医护人员以弥补癌症预防和筛查健康教育缺口;临床治疗方面,完全可通过整合传统中医以改观患者的依从性。
俄罗斯:全国死亡人口中15%需归因于癌症,增加癌症救护在医疗卫生预算中的占比实为改变现状的方有效法之一,同时需要制定全套的国家癌症计划、国家癌症筛查计划、国家综合预防计划(包括控烟、限酒等,目前4400万俄罗斯人吸烟,其中60.2%男性、21.7%女性吸烟)等。
印度:癌症死亡率在全因死亡率的占比接近6%,即5500万人死于癌症,并呈现增长趋势。印度社会经济差异凸显,约55%人口缺乏足够的基本生活保障,生活富足且可支付最佳医疗服务的人数约占总人口15%,也相应导致文化、社会传统的地区间差别显著,如社会禁忌、种姓制度、性别不平等、医疗不优先、癌症宿命论和宗教驱动力等。
再者,医生及其他医务工 作者的极度缺乏成为改观癌症救护的关键制约之一,因而亟需创建一套便捷、价廉、安全且简化监测的癌症防治体系。
癌症是目前全球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对全球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不幸的是,通常情况下社会经济条件的提高与癌症发病率的增加具有相关性。在本项研究中,作者们重点对比了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以及英国的癌症控制的整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