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 1000 条关于 肠癌 的文章

3369例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布特征

2014.11.12 3369例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布特征

结直肠癌(CRC)在美国占常见癌症病种的第3位,也是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的第3位。根据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数据, 2014年预计有136,830人被诊断为CRC,50,310人将死于CRC。研究表明,结直肠癌发病率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性别和年龄还可能影响不同解剖部位的CRC
5*5Gy方案和50.4Gy方案治疗不可手术的直肠癌患者无显著差异

2013.05.09 5*5Gy方案和50.4Gy方案治疗不可手术的直肠癌患者无显著差异

不同研究对治疗的反应率在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中,大约有15%的患者是无法经由手术切除病变的。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现行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先...为cT3或cT4或局部复发的直肠癌患者,并且未发生远处转移,符合上述标准的受试者被随机分为2组,一组(方案I)接受5*5Gy的放疗和3个疗程的FOLFOX4,另一组
门脉灌注化疗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可显著改善结肠癌预后

2016.03.11 门脉灌注化疗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可显著改善结肠癌预后

在西方国家,结肠癌(CRC)是死亡率排第三位的恶性肿瘤,通常,根治性手术是结肠癌患者唯一的有效治疗手段,但仍有 40%~50% 的患者可能会复发或转移。为了改善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术后联合辅助化疗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最近,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的许剑民博士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旨在观察门脉
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最新进展

2019.12.26 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最新进展

被认为是 CRC 发生和发展的潜在重要病因。结直肠腺瘤和癌的早期诊断可以大大改进治疗的效果,并且可以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当下,结直肠腺瘤尤其是进展期腺瘤的分子标志物很有限。那么,最近又有哪些新发现呢?1、 一种新基因标志物对基于粪便的腺瘤检测有良好的效果在结直肠癌的早期无创诊断当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肿瘤早期萎缩情况可预测含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长期结局

2013.10.10 肿瘤早期萎缩情况可预测含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长期结局

的化疗难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时,肿瘤早期萎缩(ETS)与患者的长期结局存在关联。对此,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Hubert Piessevaux博士等人...)抗体药物,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可通过此类药物取得获益。KRAS基因突变为一种阴性筛选标志,对于携带KRAS野生型
SNM 2012: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177-镥IMP288可安全用于结直肠癌患者

2012.06.18 SNM 2012: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177-镥IMP288可安全用于结直肠癌患者

荷兰内梅亨大学奈梅亨医学中心的预靶向(pretargeting)研究。结直肠癌患者预靶向放射免疫治疗I期临床试验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以及TF2与IMP288给药的间隔时间对疗效的影响。在结直肠癌病人注射放射标记IMP288后1小时内可见其快速定位于肿瘤内,有极好的肿瘤/正常组织
肿瘤每日一问:能较早发现大肠癌术后复发的检查是?

2018.03.27 肿瘤每日一问:能较早发现大肠癌术后复发的检查是?

能较早发现大肠癌术后复发的检查是?A 纤维结肠镜B 坝餐肠造影C 癌胚抗原检查D 直肠指检E 大便隐血实验点此查看答案 >>
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2017.03.19 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新型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外科吻合技术和微创技术等, 使直肠癌的诊疗水平不断进步与更新, 传统单一学科诊疗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直肠癌的治疗。在美国及欧洲, MDT用于直肠癌的诊疗已经成为各种大型综合医院的固定模式。查看原文: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本文内容由「中国实用外科
消化道肿瘤公开课:复发大肠癌化疗方案再应用

2016.01.25 消化道肿瘤公开课:复发大肠癌化疗方案再应用

春节前夕,消化道肿瘤公开课与您一同迎接猴年!本期公开课,我们隆重邀请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讲解复发大肠癌化疗方案再应用、刘静教授带来 2016...-16:30 刘云鹏 教授,《复发大肠癌化疗方案再应用》16:30-17:00 刘静 教授,《2016 ASCO GI 速递》17:00-17:30 线上 Q&
消化道肿瘤公开课: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

2015.12.17 消化道肿瘤公开课: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

瑛教授分享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观看直播、直播中提问都将获得丁当奖励,期待您的踊跃参与!开课时间:12 月 24 号 14:00-15:30讲课专家:14:00-14:30,张苏展 教授,《II 期结肠癌的辅助治疗》14:30-15:00,袁瑛 教授,《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策略》15:00-15:30,线上 Q &

2013.06.05 ASCRS2013:结直肠癌孤立性肝转移患者直接切除原发灶或促进转移灶生长

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对结直肠癌(CRC)孤立性肝转移患者行标准治疗方案——直接切除原发肿瘤灶或引起转移灶生长。伦敦皇家马斯登医院的Alistair Slesser医生领导的研究组对诊断癌症后1年内发现肝转移而无其他部位转移的114例孤立性同步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了研究
每周 1 片阿司匹林持续 6 年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

2016.03.16 每周 1 片阿司匹林持续 6 年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

近期,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成年人通过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和心血管疾病 。然而,目前仍不确定服用阿司匹林是否与其他类型癌症发病风险相关、服用阿司匹林是否...阿司匹林与所有类型癌症发病风险降低相关(RR = 0.97),特别是胃肠道癌症(RR = 0.85)和结直肠癌(RR = 0.81)。图 1. 阿司匹林预防胃肠
2018ASCO 结直肠癌速递:Biomarker 指导下的精准治疗

2018.06.05 2018ASCO 结直肠癌速递:Biomarker 指导下的精准治疗

分子分型指导下的肿瘤药物个体化治疗是目前的热点与研究方向,本届年会结直肠癌领域依旧不乏热点研究,特别是 ctDNA 检测在结直肠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于 RAS/BRAF 突变与 MSI 的深入分析,使得我们对结直肠癌的分子分型愈加清晰,有助于更加精准的治疗措施。现将部分重要研究进行总结分享。一、液体
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后,如何预防吻合口瘘?

2017.02.06 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后,如何预防吻合口瘘?

不论是开放还是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直肠癌保肛术后有一定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吻合口瘘一旦发生,大便可经瘘口流入盆腔甚至腹腔,毒素被人体吸收造成畏寒、发热甚至休克...距离肛门 7 厘米以上的直肠癌采用吻合器保肛术,术后不易发生吻合口瘘。对距离肛门 7 厘米以下的直肠癌采用吻合器保肛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的可能性较大。不同距离、预防
上一页 1 2 3 ... 44 45 46 ... 48 49 50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