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s
搜索到 1000 条关于 肠癌 的文章
-
-
2016.12.02 结肠癌(NCCN 2017.V1)终于回答左右半结肠癌之争
」,并在指南最后面的讨论部分专门增加了一个章节「原发肿瘤部位的价值」来阐述此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中,原发瘤的部位可能不但是预后因素,也是
-
-
2016.01.29 帕尼单抗联合最佳支持治疗可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
安进公布了一项 3 期研究结果,该研究在耐药野生型 KRAS(外显子 2)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对帕尼单抗与最佳支持治疗(BSC)合并使用与 BSC 进行了对比评价。这项研究达到了其主要终点,证明总生存期具有统计学上的明显改善。这项研究包含了帕尼单抗用于野生型 KRAS(外显子 2)mCRC 的疗效分析
-
-
2020.08.21 「4K+5 G」时代!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胃肠外科成功完成一例大肠癌根治术直播
近日,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胃肠外科收治一名 29 岁升结肠低分化腺癌患者,名誉院长汪建平教授在充分评估病情后为其进行了 3D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D3 淋巴结清扫术;并利用 5 G 平台,将手术实况实时高清转播至第二现场,实现了与主刀医生的远程互动,由此标志着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大肠癌根治手术进入 5 G 时代
-
2013.07.29 ASCO2013: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结局优于贝伐单抗
在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一线治疗时,应通过哪种靶向药物与化疗进行联合治疗?一项德国新临床试验(FIRE-3)表明,对于未发生KRAS基因突变的患者...头对头比较的相关报道。在研究进行地德国,FOLFIRI是一种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常规化疗方案。与之相反,美国患者更常通过FOLFOX方案(叶酸
-
-
2018.03.28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 版)》快速上手(附全文)
我国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2015 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 5 位,其中新发病例 37.6 万,死亡病例 19.1 万。其中,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诊疗行为,提高
-
-
2021.09.13 Gut 重磅丨液体活检技术助力,中肿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团队发表结直肠癌 ctDNA 动态监测队列研究成果(IF 23.05)
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该研究基于超微量液体活检技术进行了 ctDNA 超低频突变检测,海普洛斯许明炎博士、陈实富博士为论文共同作者。该研究纳入了 171 名接受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动态 ctDNA 检测。研究展示出结直肠癌患者基因突变图谱在时间上的异质性。有趣且非常具有
-
-
2017.11.30 大肠癌血液检测真的来了!伯豪一触即发,BD 双擎护航
领域内独有的技术优势珠联璧合,是大肠癌血液基因检测领域首次的国内外巨头强强联合,致力于为中国患者带来一款实力担当的大肠癌基因检测技术。图 1: 伯豪-BD 签约...最新的转化医学成果大肠警哨—大肠癌领域首个以 mRNA 为 Biomarker 的血液基因检测产品,提供『质』与『量』的双保险。」伯豪「一马当先」携革命性技术
-
-
2014.11.12 3369例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布特征
结直肠癌(CRC)在美国占常见癌症病种的第3位,也是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的第3位。根据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数据, 2014年预计有136,830人被诊断为CRC,50,310人将死于CRC。研究表明,结直肠癌发病率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性别和年龄还可能影响不同解剖部位的CRC
-
-
2016.03.11 门脉灌注化疗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可显著改善结肠癌预后
在西方国家,结肠癌(CRC)是死亡率排第三位的恶性肿瘤,通常,根治性手术是结肠癌患者唯一的有效治疗手段,但仍有 40%~50% 的患者可能会复发或转移。为了改善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术后联合辅助化疗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最近,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的许剑民博士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旨在观察门脉
-
-
2013.05.09 5*5Gy方案和50.4Gy方案治疗不可手术的直肠癌患者无显著差异
不同研究对治疗的反应率在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中,大约有15%的患者是无法经由手术切除病变的。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现行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先...为cT3或cT4或局部复发的直肠癌患者,并且未发生远处转移,符合上述标准的受试者被随机分为2组,一组(方案I)接受5*5Gy的放疗和3个疗程的FOLFOX4,另一组
-
-
2019.12.26 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最新进展
被认为是 CRC 发生和发展的潜在重要病因。结直肠腺瘤和癌的早期诊断可以大大改进治疗的效果,并且可以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当下,结直肠腺瘤尤其是进展期腺瘤的分子标志物很有限。那么,最近又有哪些新发现呢?1、 一种新基因标志物对基于粪便的腺瘤检测有良好的效果在结直肠癌的早期无创诊断当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
-
2013.10.10 肿瘤早期萎缩情况可预测含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长期结局
的化疗难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时,肿瘤早期萎缩(ETS)与患者的长期结局存在关联。对此,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Hubert Piessevaux博士等人...)抗体药物,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可通过此类药物取得获益。KRAS基因突变为一种阴性筛选标志,对于携带KRAS野生型
-
-
2012.06.18 SNM 2012: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177-镥IMP288可安全用于结直肠癌患者
荷兰内梅亨大学奈梅亨医学中心的预靶向(pretargeting)研究。结直肠癌患者预靶向放射免疫治疗I期临床试验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以及TF2与IMP288给药的间隔时间对疗效的影响。在结直肠癌病人注射放射标记IMP288后1小时内可见其快速定位于肿瘤内,有极好的肿瘤/正常组织
-
-
2018.03.27 肿瘤每日一问:能较早发现大肠癌术后复发的检查是?
能较早发现大肠癌术后复发的检查是?A 纤维结肠镜B 坝餐肠造影C 癌胚抗原检查D 直肠指检E 大便隐血实验点此查看答案 >>
-
-
2017.03.19 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新型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外科吻合技术和微创技术等, 使直肠癌的诊疗水平不断进步与更新, 传统单一学科诊疗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直肠癌的治疗。在美国及欧洲, MDT用于直肠癌的诊疗已经成为各种大型综合医院的固定模式。查看原文: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本文内容由「中国实用外科
-
-
2016.01.25 消化道肿瘤公开课:复发大肠癌化疗方案再应用
春节前夕,消化道肿瘤公开课与您一同迎接猴年!本期公开课,我们隆重邀请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讲解复发大肠癌化疗方案再应用、刘静教授带来 2016...-16:30 刘云鹏 教授,《复发大肠癌化疗方案再应用》16:30-17:00 刘静 教授,《2016 ASCO GI 速递》17:00-17:30 线上 Q&
-
-
2015.12.17 消化道肿瘤公开课: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
瑛教授分享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观看直播、直播中提问都将获得丁当奖励,期待您的踊跃参与!开课时间:12 月 24 号 14:00-15:30讲课专家:14:00-14:30,张苏展 教授,《II 期结肠癌的辅助治疗》14:30-15:00,袁瑛 教授,《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策略》15:00-15:30,线上 Q &
-
-
2016.03.16 每周 1 片阿司匹林持续 6 年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
近期,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成年人通过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和心血管疾病 。然而,目前仍不确定服用阿司匹林是否与其他类型癌症发病风险相关、服用阿司匹林是否...阿司匹林与所有类型癌症发病风险降低相关(RR = 0.97),特别是胃肠道癌症(RR = 0.85)和结直肠癌(RR = 0.81)。图 1. 阿司匹林预防胃肠
-
2013.06.05 ASCRS2013:结直肠癌孤立性肝转移患者直接切除原发灶或促进转移灶生长
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对结直肠癌(CRC)孤立性肝转移患者行标准治疗方案——直接切除原发肿瘤灶或引起转移灶生长。伦敦皇家马斯登医院的Alistair Slesser医生领导的研究组对诊断癌症后1年内发现肝转移而无其他部位转移的114例孤立性同步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