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美国胸内科医师大会(CHEST 2014)消息称,一项被研究者自我描述为“摸底”的研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血清代谢物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存在。
克利夫兰诊所呼吸病研究所的Peter Mazzone博士在CHEST 2014大会上说,他们团队所做的研究是与活检确诊为NSCLC的患者血清相比较,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血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糖尿病方面情况都与实验组相匹配。
Mazzone接受Medscape医学新闻采访时说,他们所发现的血清代谢物因知晓癌细胞工作原理以及这些代谢物存在差异的原因而有意义,但是转化到临床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开展。
该研究一个潜在的缺陷是由于对照组设置匹配较多,大约5%的统计学意义要归于运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使用了q检验。
研究共纳入了94例肺癌患者,按照1:2匹配选取了188例对照组病例。中位年龄为67岁,其中48%为女性。50例为腺癌,44例为鳞癌。44%为I期,17%为II期,其他为III期。
实验组平均年龄较对照组大(68.7岁vs66.2岁),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每一样本都分别经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为了鉴别出代谢物,研究者将其分析结果与纯化标准库或未知复发分子相比较。
研究者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
共鉴别出534个代谢物。其中有149个代谢物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分别有70个降低和79个上升的代谢物。
排除假阳性的生物标志物
肺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有65个代谢物浓度存在显著差异;鳞癌患者有50个。
研究者建立了一个36种代谢物的模型。灵敏度为70.2%,特异度为89.5%。
Mazone博士说,相较于该模型用于腺癌的鉴别,其对鳞癌更敏感。
他解释说,下一步工作将围绕选取最排外的代谢物模型展开,检测其精确度。假若这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接下来需要做的是简化其步骤以便在临床方便使用,而不是像研究所用的方法一样。
精确度会根据检测的目的而存在差别。前期筛查要求高灵敏度以使假阴性最少,阳性结果的人群可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假阳性。如果影像学显示可疑结节后应用筛查,则特异度要求更高以便于鉴别良性组织与癌。
Mazzone博士说,选取代谢物和合适的参考指标,因假阳性或假阴性所致结果影响巨大,告知临床医生如何最有效的使用这些标志物都是接下来的挑战。该检测最终可能对判断预后和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起到一定的作用。
全国肺癌筛查试验表明对之前或现在仍为大量吸烟者进行低剂量CT筛查其死亡率收益优于传统的X线筛查(N Engl J Med. 2011;365:395-409 )。
但是,出席CHEST 2014学术海报交流的UCLA医学中心的Scott Oh认为这类筛查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就如当前的高灵敏度CT筛查出许多良性结节,因而出现了非常高的假阳性率,使得不喜欢开昂贵的侵入性活检的内科医生相当窘迫。
Oh博士说,生物标志物是解决这一窘境的一个方法。Mazzone博士及其同事说,网撒的大点,总会有收获。这是相当有趣的事。
该检测将简化技术方便临床应用,并且减少标志物数量。Oh博士认为,仍需要一组标志物,但不是越少越好。同样需要能应用于日常临床工作的简化的检测而不需要复杂的实验室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