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有时失败的教训更有利于技术的提高。
患者,男,38岁,卡车驾驶员,青海格尔木人。因右眼球突出8年从青海慕名来我院求医。入院检查:右眼视力:0.8(+2.00DS→1.5),左眼视力:1.5,右眼球向前并向外侧突出,突出度:23(108)17mm,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无障碍,眼睑位置正常,张开闭合自如,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瞳孔圆形,3mm大小(与对侧等大),眼底视盘界清,色正常,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鼻侧可见视网膜脉络膜皱折,眶压(++)。左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眶CT检查示:“右眼肌锥内视神经内侧偏下方长圆形3×2cm大小占位性病变,中密度,将视神经压向外侧,内直肌压向眶内侧壁,眶尖未见脂肪透明三角区”。眼眶MRI示:“肿瘤类圆形如CT,T1WI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眶尖部未见高信号眶脂肪,肿瘤周围可见低信号包膜”。眼部超声检查示:“右眼肌锥内视神经内侧占位性病变,内回声多且均匀,声衰减少。”
病人入院后,经完善各项准备,在全麻下行经结膜内侧开眶取瘤术。我通过剪开距角巩缘6mm内侧结膜及部分上下穹隆结膜,离断并牵引内直肌,剪开内直肌外侧筋膜囊,见眶脂肪溢出,用三条窄脑压板拉开眶脂肪,暴露出位于视神经内侧的肿瘤,瘤体呈紫红色,包膜完整,根据我的经验确定为海绵状血管瘤,经剥离肿瘤组织后,感觉肿瘤眶尖部与周围粘连很紧,由于考虑为海绵状血管瘤,包膜较厚,就试图用组织钳钳夹肿瘤上端上提肿瘤下深部组织,同时用骨膜剥离子剥离周围组织,经过2个回合将肿瘤完整取出,此时观察瞳孔扩大为6mm,有血液从眶腔溢出,经电凝及压迫后未见再次出血,观察5分钟后,将内直肌缝于原位,连续缝合球结膜,纱布下置小灯泡监护视力,包扎。
病人苏醒送病房后视力监测有光感。至术后10小时后光感逐渐减弱,,主诉术眼胀痛明显加重,恶心伴头痛,曾呕吐一次,打开敷料发现纱布内渗血明显,左眼球突出,上下眼睑不能拉开,球结膜下弥漫性淤血,瞳孔散大至6mm,光感消失。此时考虑到眶内出血致急性眶内压增高,于是急诊在全麻下行右眼眶减压减压术,剪开外眦,拆除原结膜及内直肌缝线,见大量鲜血从眶内侧涌出,经检查见深部眶骨膜有一出血点,经烧灼后血止,置引流条后,包扎术毕,眼底检查见黄斑中心凹消失呈“樱桃红斑”,后极部视网膜水肿,视网膜中央动脉变细。以后患者视力没有恢复。
细察深思
海绵状血管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眶内原发性良性肿瘤,临床上表现为单侧慢性进行性眼球突出,视力正常,可因肿瘤长期压迫造成视力下降,但视力丧失者罕见,影像学上以圆形或类圆形、有完整包膜及B超显示内回声均匀且密集,声衰减少为持续性表现。因此临床上诊断较易,治疗上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绝大情况下由于其包膜完整,与周围粘连较少,根据不同的部位可分别采取外侧开眶术、内侧开眶术或内、外侧联合开眶术,手术成功率很高。本例患者肿瘤位于视神经内侧,故采取与肿瘤最接近的路径—经结膜内侧开眶术。但该患者在手术摘除困难,且在手术中发现与深部组织粘连紧密,且在术后眶内出血,最后导致失明,教训十分深刻,其中几个问题必须加以考虑:
1.选择经结膜内侧开眶的术式是否正确?
2.术中瞳孔散大是何原因?这种现象是否意味手术中已经对视力造成了影响?
3.术后如何及时发现眶内出血?处理的时机和措施有哪些?
溯本求源
1.从术前患者的影像资料看,CT、MRI均未显示眶尖部存在眶脂肪,根据宋国祥教授经验,CT若未显示肿瘤与眶尖间的“黑三角”,说明肿瘤与眶尖及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故应在直视下分离并切除,如直视下切除困难,可根据情况,采用肿瘤部分切除方法,将与视神经或眶尖部结构粘连较重的少部分肿瘤保留,这主要由于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错构瘤,而非新生物,部分切除后,残余肿瘤很少继续生长。但残余部分多半供血丰富,必须注意彻底止血,如强行完全切除,势必造成包括视神经在内的周围组织受到猛烈牵拉而视力丧失。因本病的瘤体较大,且位于内侧,经内侧开眶难以完全暴露肿瘤,直视下不能得心应手切除肿瘤,在取瘤过程中剥离子盲目剥离肿瘤也可能对视神经造成影响,因此应采取内外侧联合开眶的手术入路,这一入路可以将眼球向颞窝牵拉,眼球可以向外牵拉250~300,此时视神经内侧术野宽阔,有利于暴露视神经内侧的肿瘤。
2.本病例在术中剥离肿瘤发现右眼瞳孔扩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肿瘤偏视神经下方,距睫状神经节较近,分离或牵拉肿瘤时势必会刺激神经节而致瞳孔扩大。一般说来,位于视神经下方,尤其外侧的肿瘤,手术更易引起术眼瞳孔扩大,这种瞳孔的扩大一般较视神经受到损伤导致的扩大程度要轻,多数情况可逆。
3.术后视力丧失,属于眼眶手术近期并发症,多半与手术当中止血不彻底或眶内添置物水肿压迫视神经有关。术后视力丧失可能发生在患者清醒后、术后短期内,该患者视力丧失发生于术后10小时,主要为眶内出血所致,再次手术探查后发现肿瘤蒂部与眶尖联系处出血,说明术中止血并未彻底,由于存在侥幸心理,也未放置引流条,术后不能及时将积血排出也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因此提示我们术中止血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术后眼眶出血非常重要,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术后必须察看病人,正确判断患者的眼部胀痛程度和掌握变化情况,切不可认为海绵状血管瘤手术难度小而掉以轻心,失误常在大意之中发生。对是否有眼眶出血的判断也很重要,术者对术中的情况要有清醒的认识,有出血倾向或止血不彻底的因素在术后更应警觉,此外眶压增高引起的眼痛,眼球高度突出,球结膜下出现淤血,眶压明显增高,甚至睑裂缝线被扯开,结膜水肿等症状高度提示眶内出血的可能。
该患者系术中肿瘤暴露困难,剥离时创面大,止血不彻底而出血,眶压逐渐增高,对视神经的压迫也是不断增长的,因此,放置监护的小灯泡显示的光感也是逐渐减弱,至开眶减压时已经为时已晚,有证据表明,视神经受压超过100分钟即可导致神经纤维不可逆性损害。患者是一位卡车司机,视力好坏对工作影响巨大,手术后的失明将给患者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的影响,通过该病例说明眼眶病医生的责任和风险。对于已发生眶内出血的病例,在未出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之前仍有急诊行眼眶减压术的意义。眶内弥漫性出血由于血液已经弥散入眶内软组织,无法彻底排出,常需骨眶减压术,较重者需做骨眶减压术,一般做眶内侧壁和下壁减压术即可。本病例属局限性眶内血肿,若处理及时,通过原切口放出积血并置引流条后,患者视力应得以恢复。所以无论如何,对眶内出血的处理,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最好在2小时内处理。
点滴经验
1.最简单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失误的地方。
2.视力监护是及时发现视力下降的重要手段。
3.眶内出血重在及时发现果断抢救,可挽回视力!
4.对严重粘连的海绵状血管瘤不必追求彻底完整切除,可采取部分保留切除的方法以保证视功能。
编辑:蓝色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