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特邀来稿:浅议中国2010年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报告

2014-09-29 10:09 来源:科研时间微信 作者:申鹏
字体大小
- | +



AME特邀来稿|浅议中国2010年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报告

    【编者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希望在任 内完成两件事:1、攻克肿瘤,2、登上月球。”编者相信攻克肿瘤这个巨大的任务,并非一人一力,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每个人都对攻克肿瘤有着一份责任,那 么对肿瘤您了解多少呢?我国的肿瘤登记情况是?我国城乡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是?我们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间的常见肿瘤是?对于肿瘤预防我们的应对措施是?南 方医院申鹏老师对国家肿瘤登记中心陈万青教授等人发表在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杂志的"Annual report on status of cancer in China, 2010"(查看及下载全文链接:http://www.thecjcr.org/article/view/3343/4176)进行了编译,以一一解 答以上问题。

小编温馨提示:本原创文章由科研时间首发,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大家关注【科研时间】,和我们一起爱临床,爱科研,也爱听故事


肿 瘤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得到各国关注,并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进行研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希望在任内完成两件事:1、攻克肿瘤,2、登上月 球。”第2个目标已然实现,可这第1个目标在全球范围内何时完成仍未可知。一方面是因为肿瘤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另一方面则是整个社会对于肿瘤防治的理 念、方法、策略和措施还未达到科学、规范、完善的程度。

肿瘤防治政策的制定离不开可靠而广泛的肿瘤流行病学数据,由陈万青教授及其团队发 布的报告不仅为我们描绘了2010年中国肿瘤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画面,也细致地展示了数据获取的质量控制流程。为了增加年报的可用范围,首次按照东、中、西 地区分层,增加全国发病与死亡病例的估计,更直接地体现全国和各地区的肿瘤负担情况。这个重要而又枯燥的工作通过该报告展示了他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和汗水。

虽 然我国的肿瘤登记工作开始得比较早,最早在50年代末就已经开展。但一直以来发展缓慢,登记工作主要在肿瘤高发区和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大城市进行。到了 90年代,人们才开始更多地关注包括肿瘤在内的慢性疾病。2002年成立了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截至2013年,已建立249个肿瘤登记点,覆盖人口范围接 近3亿。该年报中采纳了其中145个数据质量较好的肿瘤登记处数据,覆盖人口1.58亿,其中男性8000万,女性7800万,占全国2010年人口统计 数据的11.86%。尽管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参考全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肿瘤疾病负担,我国的肿瘤登记任务还十分艰巨,同类型的肿瘤登记项目在美国覆盖了 96%的人口,在欧洲覆盖了32%的人口。

据测算2010年全国肿瘤症新发病例309.3万,这意味着每分钟有6人被确诊为肿瘤!如果考虑到人口统计覆盖率的问题,实际发病人数还会更高!

2010 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居第1位的是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60万,其次为女性乳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在男性中肺癌高居第1位,每年新发病例约42万,其 次为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乳腺癌居女性发病率第1位,每年新发病例约21万,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

与高发病率相 对应的是高死亡率。据测算2010年全国年肿瘤死亡病例195.6万,其中城市地区103.4万,占全国癌症死亡的51.89%,农村地区92.2万,占 比47.11%。2010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第1位的是肺癌,每年死亡约49万,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男性死亡第1位为肺癌每年死亡约 34万,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死亡第1位恶性肿瘤为肺癌,每年死亡约15万,其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

从 该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城乡不同地区肿瘤负担差异明显,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而死亡率则是农村为高;而肿瘤构成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缺乏,诊 治水平偏低,居民健康意识不足导致病期偏晚,预后不良。上消化系统肿瘤依然是我国农村居民较为常见且主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同时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 等也呈逐年增高趋势。城市地区呈现发达国家的癌谱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呈不断上升,还应注意的是女性甲状腺癌上升趋势明显。因此我国肿瘤防治 工作需有不同的侧重,根据不同地区分别制定有效可行的策略,有的放矢实施肿瘤的防控。

肿瘤预防可根据其自然史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相应 措施,来阻止肿瘤的发生、发展或恶化,即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第一级预防针对的是肿瘤易感期,起到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作用;第二级预防是针对肿瘤潜伏期, 通过“三早”来防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第三级预防是针对发病后所采取的措施,改善病人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古语云“上医治未病”。 WHO提出的人类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肿瘤一级预防的基本原则。二级预防亦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 疗。通过普查、筛检和定期健康检查以及群众的自我监护,及早发现疾病初期(亚临床型)患者,并使之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美国结直肠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 级、二级、三级预防分别为结直肠癌死亡率的下降贡献35%、53%和12%的作用。从此数据可以看出一级、二级预防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国肿瘤防治工作的薄 弱环节。该报告并未统计多年份肿瘤死亡率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也许在将来可以根据病种发布相应统计数据,可能对于肿瘤防治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

在肿瘤负担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更好的防治肿瘤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未来在肿瘤大数据的基础上,将会产生更加细分的数据、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措施,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编 译|申鹏,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诊疗、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肿瘤生物靶向治疗,实践肿瘤规范化、个体化诊疗,尤其在呼吸系统和消 化系统肿瘤的诊疗领域。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参与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多项。在SCI和核心期刊发表了相关论文20余篇。副 主编肿瘤学专著1部,参编专著3部。

作者|Wanqing Chen, Jie He, etc. National Office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ational Cancer Center, Beijing 100021,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杂志介绍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CJCR, Print ISSN:1000-9604,Online ISSN:1993-0631; www.thecjcr.org),2013年 影响因子0.932,是中国抗癌协会(CACA)的官方出版物,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教授担任名誉主编,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 柯杨教授担任主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担任执行主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步召德教授担任编辑部主任。主要刊载临床肿瘤学最新进展 的论文,为读者提供有关癌症诊断、预防以及临床研究的新信息,特别是肿瘤多学科治疗、肿瘤标志、肿瘤影像诊断、肿瘤生物学、肿瘤病理学、癌症化学预防以及 其他相关的研究进展。

CJCR官网:http://www.thecjcr.org/index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