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系统是澳大利亚科学家Karl Landsteiner于1901年创建的,而近年来一系列回顾性研究报道了血型与肿瘤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如A型血与胃癌、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尚无前瞻性的研究证实二者之间的联系。
来自台湾的Lee-Ching HWANG教授等于2014年9月21日刚刚发表在《Asia-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的一篇文章,题为“ABO blood group and the risk of cancer among middle-aged people in Taiwan”,即“台湾中年人群ABO血型及肿瘤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以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观察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这项研究是建立在一项称为“6社区高血压干预工程”的基础上的,而这项全台湾范围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始于1982年,它的目的则是采用前瞻性流行病调查的方法,来证实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的。HWANG教授等正是采用的同一批人群进行的亚组分析。
研究纳入了3180名男性及3124名女性,他们在开始随访时的基线年龄为20到65岁不等。他们的血型信息是从身份证注册的信息获取的,而肿瘤发病的信息是由国立肿瘤注册表中获得的。之后便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检验不同血型的肿瘤风险有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结果发现,在27年的随访当中,对于男性来说,AB型血的人患肿瘤的风险是O型血人的1.66倍,而对于女性来说,A型血的人肿瘤风险是O型血人的1.28倍。而从A、B、O抗原的角度出发,数据表明携带A抗原的人(AB/A)患肿瘤的概率明显增加,如男性的肺癌、胃肠道肿瘤,或者女性的肝癌以及胃肠道肿瘤等。
从机制上讲A血型所携带的A抗原,与一些肿瘤的表面抗原非常相似,从而可以削弱机体对于该类抗原的免疫识别功能,造成肿瘤的发生。另外,也有说法认为ABO血型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炎症因子的粘附过程,从而调节炎症因子的清除,而造成不同血型肿瘤风险的差异。但目前对于血型与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仍尚不充分。
既往有许多文章已经证实了A型血的人肿瘤发病率高,但本文是第一篇前瞻性的观察性的研究,从队列的匹配上更为严格,因而结果更有说服力。同时这项研究在入组标准上也较为严谨,如在开始随访3年内就发现肿瘤,那么这部分患者可能在随访开始前就已经有肿瘤生长,于是此研究将这些病例剔除。
研究结论认为,血型中携带A抗原的人更易患癌,相对于O血型来说,男性AB型血及女性A型血患癌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