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ASCO:国际肿瘤前沿资讯的瞭望塔

2014-07-11 16:50 来源:科研时间微信 作者:黄晓曼 王嘉慧
字体大小
- | +

编者按:继50周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在芝加哥成功闭幕后,2014年6月27日-6月29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办的POST-ASCO会议信息交流会暨泛珠三角肿瘤进展研讨会(CSWOG)暨广东省抗癌协会学术年会在羊城广州如期顺利召开。

本次大会在POST-ASCO会议的基础上增加了淋巴瘤专场、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场、妇科肿瘤专场、疑难病例讨论专场、护理专场等。本届POST-ASCO无愧是一场肿瘤界的学术盛宴!

1.jpg
林桐榆教授
2.jpg
会场剪影

林桐榆教授在接受小编的采访中讲到,自2005年首次开展POST ASCO会议后,每年在ASCO结束后一个月的周末,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将会召集全国肿瘤学者聚集到一起,共同探讨肿瘤学新进展,分享与解读ASCO的成果。

如今POST ASCO已成功于广州、湛江、珠海、东莞、汕头等地成功举办了九届。在ASCO 大会上中国参会学者从一开始的寥寥无几,发展到如今已有几百人参与,中国的学术成果也逐步在ASCO大会上亮相。

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8位讲者跻身于ASCO大会的舞台上发言。在2013年,来自CSWOG的两位中国讲者都站到了ASCO的舞台上进行了精彩的口头报告。值得骄傲的是其中一位讲者报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伴随乙肝感染研究成功入选了Best of ASCO的研究。

这是中国研究的首次入围,对中国肿瘤界意义重大,是我们不屈不挠地跻身国际科研前沿的首次捷报。今年中国学者在ASCO 会议上也毫无逊色。CSWOG关于NK-T细胞淋巴瘤新分期系统的研究及秦叔逵教授和李进教授共同牵头的胃癌研究报告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林桐榆教授称赞,这是中国学者为今年ASCO做的最大贡献。

POST—ASCO会议主要目标之一: 帮助中国普通患者和政府参与和支持中国肿瘤的研究

林桐榆教授表示,POST—ASCO 不仅以传播与推广ASCO肿瘤学的进展为旨,他还希望通过POST-ASCO会议帮助中国普通患者和政府参与并支持中国肿瘤界的研究。主要形式如下:

一、帮助患者树立客观认识临床试验的态度

临床试验是一个有活性的产品进入药品和进入临床应用的必然过程,临床试验采取的治疗方法至少比标准治疗法先进,治愈的机会更大。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参与临床试验,对于科学实验与患者本身都是有益的,临床实验并不是做小白鼠。

二、帮助中国患者树立癌症预防在先,早诊早治的观念

“癌”字中有三个“口”,第一个“口”代表呼吸,第二个“口”代表食品和水,第三个“口”代表个人生活习惯,如吸烟致肺癌、嗜好咀嚼槟榔致口腔癌、喜好热饮致食管癌等。因此,在预防癌症方面,广大群众虽不能在遗传方面做更大的改变,但是可以从有效的可控因素入手。如学会正确释放压力,多做运动、听音乐可以较好地帮助缓解压力。

同时,合理的体检对于防癌早治也是非常关键的。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可每半年体检一次。如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做MR筛查,肺癌高危人群做低剂量CT筛查,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做PSA筛查等。另外,适度对健康的投资(如买医疗保险)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在这方面的投资比例还远远跟不上欧美国家,可适度增加投入。

ASCO会议上报告的以欧美为主的患者也并不是100%治愈的,因而中国患者应该了解癌症治疗之路的“漫长性”,明确早期癌症治愈是可能的,但是离治愈,路还很长。而晚期癌症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

三、通过会议呼吁中国政府重视创新药物自主研发项目,增加对创新药物科研的资金投入

尤其是针对中国的常见高发肿瘤,如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宫颈癌。加大对这些肿瘤研究的投资,将会给中国肿瘤界的研究带来重大突破,为中国科研进步奠定夯实的基础,同时造福更多的中国肿瘤患者。

希望未来中国医生在科研界有更多声音。

笔者:黄晓曼,王嘉慧,AME出版社科学编辑。

本文来自科研时间微信

科研时间二维码12m.jpg

编辑: 赵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