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治指南

2007-02-02 00: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字体大小
- | +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于2003年10月19日~22日在济南召开了全国食管疾病诊断治疗研讨会,会议对学会1999年8月烟台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对其内容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2004年2月7日学会又进行了讨论、统一,综合整理如下。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ulx disease,GERD)。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消化内镜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

一、RE的诊断

关于RE分级,尽管国际上已通用洛杉矶分级,与会代表仍认为有我国自己的分级标准是必要的。

1. RE的内镜诊断及分级:有典型的GERD症状如明显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而无报警症状者需具备下列RE的依据。见表(一)

 
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和长度;若有狭窄注明狭窄直径和长度;Barrett食管应注明其长度、有无食管裂孔疝。

2. RE的病理分级:见表2。
 


RE的基本病理改变是:(1)食管鳞状上皮增生,包括基底细胞增生超过3层和上皮延伸;(2)黏膜固有层乳头向表面延伸,达上皮层厚度的2/3,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或)出血;(3)上皮层内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4)黏膜糜烂或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形成和(或)纤维化;(5)胃食管连接处以上出现Barrett食管改变。反流性食管炎时,可有鳞状上皮细胞假上皮瘤性增生,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伴一定程度的细胞异型性,应防止误诊为癌或肉瘤。

3.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标准剂量连用14d或双倍剂量连用7 d,患者症状消失或显著好转。

4.鉴别诊断:注意与药物性食管炎、霉菌性食管炎、腐蚀性食管炎、免疫相关的食管病变以及食管癌鉴别。

二、RE的治疗

1.治疗目的:(1)减轻或消除症状;(2)防治并发症;(3)预防复发。

2.一般治疗:抬高患者床头,戒烟酒,低脂、低糖饮食,避免饱食。

3.药物治疗:(1)推荐递减法(step down):开始用质子泵抑制剂标准剂量或双倍剂量,治疗8周,改成维持治疗,维持治疗可用小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或治疗量H受体拮抗剂,每天服药,至少6个月。维持治疗也可以采用按需服药方法。(2)I级患者可首选H受体拮抗剂或H受体拮抗剂联合促动力药。

4.内镜治疗: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内镜下贲门缝扎术目前已在国内部分医院开展,取得了一定疗效,远期疗效尚需经大量临床病例验证。

5.外科治疗:内科正规治疗有效但不愿终身服药者、无效者或有并发症者可慎重选择外科抗反流手术或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

6.GERD诊治流程
 

编辑:bluelove

编辑: bluelov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