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位(Ids)是肿瘤免疫球蛋白的一个特异性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淋巴瘤被动或主动免疫治疗的靶点。来自加州斯坦福大学的Ash A. Alizadeh博士等研究发现,注射疫苗的患者若出现特异性的抗Id反应则预后更好。论文发表于近期JCO杂志在线版。
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多中心的随机临床试验,来比较一种独特型疫苗(MyVax),MyVax包括个体基因型蛋白标识化学偶联的匙孔血蓝蛋白(KLH)+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治疗疗效与KLH+GM-CSF的免疫治疗疗效。
初始未经治疗的进展期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接受8周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强的松化疗。获得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n = 287 [44%])的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组,分别接受每月1次的MyVax注射或对照免疫治疗,共7个月。在每次免疫周期之前检测抗Id抗体应答(体液免疫反应)。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次要终点包括免疫反应以及后续抗淋巴瘤治疗的时间间隔等。
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是58个月,两组之间的无进展生存期或后续治疗时间间隔无明显差别。在MyVax组(n=195),有41%的患者出现抗Ids免疫反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0个月,无Id诱导免疫反应的患者及接受对照免疫治疗的患者人群中出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的显著延长。
从本试验结果来看,这项试验并未确定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获益。注射疫苗的患者若出现特异性的抗Id反应则预后更好。这是否反应了治疗获益或更有利的潜在预后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