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核医学杂志18F-FDG PET/CT肿瘤显像操作程序指南

2007-03-12 00: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Th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中文版)
字体大小
- | +


E、图像采集

参见美国核医学会PET肿瘤显像指南和美国放射实践指南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Practice Guideline)成人及儿童颅外的头颈部、胸部、腹部及骨盆CT检查规范及文件部分。

1、视野(FOV)、摆位及采集前准备

a、对于大多数肿瘤类型而言,为寻找18F-FDG异常浓聚区推荐行颅底至大腿近端部位的PET显像。该类采集方案经典采集范围为外耳道至股骨中段。对于高度怀疑头皮、颅骨、脑及四肢末端侵及的肿瘤,采用全身肿瘤显像。

b、当异常病变仅局限在身体可能已知的部位时(如孤立性肺结节、可疑肺癌、肺门淋巴结浸润评估、头颈部肿瘤诊断及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治疗监测等)采用局部肿瘤显像,但全身肿瘤显像可进行有效的临床分期。

c、为获取躯干最佳的影像质量且病人可以耐受时,则双臂上举越头。双臂下垂于躯体两侧,则可对躯干影像产生条束状伪影。为获取头颈部最佳影像,双上臂应下垂置于躯体旁。

d、图像采集前,病人要排空膀胱,以限制膀胱辐射剂量对肾集合系统及膀胱的影响。

e、病人携带的金属物品应尽可能取下。

2、CT采集方案

作为PET/CT检查的一部分,CT可用于衰减校正/解剖定位(AC/AL)或诊断性CT扫描。AC/AL扫描并无必要最优化的诊断性CT检查,而诊断性CT扫描已在尝试最优化。某些情况下,均要进行用于AC/AL的初始CT采集(PET数据采集前)及诊断性CT(PET数据采集之后)。PET/CT中CT技术的最优化在不断发展。

a、 若CT扫描仅用于AC/AL。推荐实用低毫安/秒设置以减少病人所受的辐射剂量。

b、 如作为优化的诊断性CT扫描,则推荐实用标准的毫安/秒设置,以优化CT扫描的空间分辨力。调节球管电流将病人所受的辐射剂量减至最小。某些情况下,需静脉注射或口服增强对比剂。对身体的某一特定部位,有必要行单独的CT采集以实现诊断性CT扫描的最优化。许多情况下,检查需静脉注射增强对比剂及采用恰当的注射技术。静脉内高浓度的增强对比剂可能会导致PET图像衰减校正伪像,但此影响并不太大。此伪像通过采用扫描机的适当衰减校正正因子可将其影响降至最小。

c、 用于AC/AL的CT扫描或腹部、盆腔最优化诊断性CT扫描,可能需要应用一种胃肠道管腔内增强对比剂以充分显示胃肠道,除非临床上有禁忌或缺乏临床应用指征。此试剂可能是一种阳性对照剂(如稀释的钡剂)、口服的碘对比剂,或是一种阴性对照剂(如水)。高浓度的钡剂或含碘对比剂的聚集导致过高地估计了局部18F-FDG浓聚,从而产生衰减校正伪象;而稀释的阳性及阴性口服对比剂并不会造成局部18F-FDG浓聚的高估,对PET图像质量亦无影响。

d、 对于PET/CT中CT透射扫描时呼吸方案,PET发射扫描图像中隔肌的位置要尽可能与CT透射扫描图像相匹配。尽管胸部经典的诊断性CT扫描是在吸气末屏住呼吸时获取,但该项技术对于PET/CT检查并不适用,因为这会随后的呼吸运动不匹配导致PET和CT图像的不匹配。有些设备CT透射扫描是在吸气中段屏气时进行,有些设备则让病人保持浅呼吸状态下行CT采集。呼吸运动会引起位于肺基底和肺外缘、肝膈顶部及肺与软组织接触面病变的定位不精确,同时还会造成SUV测量的不真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采用运动校正或呼吸门控技术。

3、PET发射图像采集方案

a、放射性药物要在需关注部位的对侧注射。PET图像采集在注射放射性药物至少45min后进行。有关最佳的18F-FDG分布相尚存在争议。许多PET中心在注射18F-FDG后60min或90min开始采集。一些重心为评估FDG摄取随时间的变化而行第二次采集。弱通过半定量参数,特别是SUV对两种研究加以比较时,18F-FDG摄取时间应尽可能一致。

b、发射扫描采集时间根据注射示踪剂的放射性活度、病人体重和PET扫描仪的灵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探测器的构成及采集方法)的不同从每床位2min至5min不等。通常从颅骨到股骨中段显像总的采集时间在15min至45min。脑显像及局部感兴趣区的扫描时间会延长。

c、肿瘤葡萄糖代谢通过SUV进行半定量评估,SUV是基于所测病灶衰减校正后的放射性活度以注射放射性药物剂量、体重、体重或体表面积进行标准化后获得。该测量通常在注射显像剂45min后静态PET发射图像上获取。SUV测量的准确度取决于PET扫描仪校准的精确度及其他因素。SUV测量的重复性取决于临床采集方案的可重复性,入,注入剂量、18F-FDG注射后显像时间、重建运算类型、衰减图类型、肿瘤组织之外组织器官FDG摄取的变化及分析方法(如最大值和均值)。

d、肿瘤代谢的半定量评估也可根据病灶18F-FDG摄取与体内某一参照区域的比值表示,如与血池、纵隔、肝脏和小脑的18F-FDG摄取比值。

F、介入

1、膀胱内聚集高活度的示踪剂会降低图像质量,影响盆腔病灶的发现和图像解释。无论有否膀胱导尿管介入,水和环状利尿剂的应用都可减少示踪剂在膀胱的聚集。膀胱导管介入后,通过三通管对膀胱进行不间断冲洗,可清除膀胱放射性,进而成功获取优质图像。

2、在注射18F-FDG前,让病人在温暖房间待30-60min,特别是在寒冷气候或空调环境下,这样有助于减少棕色脂肪的摄取。注射18F-FDG前,服用氯羟安定(Lorazepam)或安定可减少棕色脂肪组织或骨骼肌对FDG的摄取,β-阻断剂的应用亦有同样的效果。

G、图像处理

1、PET重建:PET发射数据由成对的探头之间许多线性反应事件组成。发射数据必须进行探测器效率(归一化)、系统死时间、随机符合、散射、衰减及采样的非均一性等校正。其中某些校正(如衰减校正)可直接引入重建过程。带可伸缩隔板的PET扫描仪可以2D和3D模式获取数据,而没有隔板的PET扫描仪只能以3D方式获取数据。以3D模式获取的数据可转变成2D数据和以2D运算法则重建或以完整的3D运算法则重建。迭带重建方法是现今临床2D及3D重建模式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以前应用的滤波投影法。对一个特定的运算法则,适当的重建参数的设置取决于采集模式、扫描仪类型及显像用途。为解决基于CT衰减校正过程可能引起的伪像,以衰减及非衰减校正数据存档重建,这是实践中解决该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重建的图像可以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平面显示,亦可以旋转的MIP(最多强度投射)图像显示。

2、CT重建:CT图像是通过滤波反投影进行断层重建,并通过CT对整个视野饿PET发射数据进行衰减校正,分别以适当的放大倍数、层厚、叠加和对特定区域的扫描进行重建运算。在螺旋CT数据的一部分以轴向或倾斜位采集之后,滤波反投影可是2D,或者是完整的3D。除了调整线性特征的重建要素外,空间分辨力和噪音特质、纵向滤波(沿z轴)被用力改变z轴分辨力及断层灵敏度剖面。另外,还要强调特定图像特质的技术,如骨、肺或头部的运算法则。由于衰减校正原因仅标准要素得以采用。由于现今CT容积几乎是各向同性的,因此人们更喜欢以冠状位、矢状位重建甚至曲线显示。一些先进的显示技术,如容积透视图和最大强度或最小强度投射图经常得以采用,这些投射图可用在完全容积或较厚的或任意定向切面图方面。器官及任务特定的自动、半自动分割运算法则及特别的评估运算法则亦为常规应用。

3、显示:一体化的PET/CT系统,有代表性的软件包可提供位置校准的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CT图像、18F-FDG图像、融合图像以及3D电影图像的最大强度图像。同时亦可显示18F-FDGPET衰减及非衰减校正图。

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编辑: bluelov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