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于1995年倡导发起,每年的4月15日~21日被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第2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将于2014年4月15日-2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抗癌、防癌科普知识,提高公众防癌意识、坚定抗癌信心,并通过汇聚社会多方力量共同推动我国抗癌事业健康发展。
值肿瘤防治宣传周之际,2014年4月20日由上海罗氏制药、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14年结直肠癌疾病教育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
来自全国结直肠癌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结直肠癌的疾病现状、危害以及结直肠癌规范化治疗最新进展。呼吁社会及公众重视结直肠癌疾病、关爱结直肠癌患者。倡导公众提高结直肠癌早筛查、早预防、早诊断的意识,让更多的人能够远离结直肠癌,享受健康生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 蔡三军 教授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约占全球癌症发病率的10%,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超过608,000人死于直肠癌,是第二大女性常见癌症和第三大男性常见癌症[WHO, IARC GLOBOCAN,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in 2008 at http://globocan.iarc.fr/]。随着我国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排名中结直肠癌位列第三,且发病率近几年呈上升趋势,由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很低,约60%患者为II期和III期[美国SEER资料库127927结肠癌(1996-2004)],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结直肠癌是可防可治的,通过预防筛查能早期发现并治疗结直肠癌。I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高达90%,II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为80%;而III期结直肠癌患者活存率则只有35%。靶向药物已成为复发转移性直肠癌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新选择,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预期,其与化疗药物的联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2012年6月,中华慈善总会与罗氏公司共同设立“中华慈善总会安维汀慈善援助项目”,对诊断为救助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开展慈善援助。目前项目已覆盖全国94个城市,255家医院,524位医生志愿加入到慈善项目中为患者提供医学支持。截至2014年3月底,累计1129位患者得到药品援助,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捐赠安维汀药品总价值超过3.4亿元人民币。
左:中华慈善总会项目部副主任胡野萍女士 右: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郭仁宏教授
《北京青年报》:请问沈琳教授,目前大肠癌年轻化,目前在门诊的患者就诊比例,年轻人到底占多少?
沈琳:病人年龄大概在56-57岁,实际上发病年龄比较大,但是就诊年龄,患者整个年龄群,相对比较低。这几年,一个病房里面十几张床,30岁左右的有三个。只有一个病人是40岁以上,其它的都是年轻人。现在年轻人得肿瘤已经不是很奇怪的事情,特别是结直肠癌。年轻人发病率增加,与对外开放、生活方式有关系,我们在接受西方新的东西以外,也把垃圾食品、不好的生活习惯也带进来,所以这几年我们国家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提高。之前,我们医院就曾遇到过有一个只有12岁小患者,横结肠癌。
顾晋:我们有一个27岁的患者,刚生了小孩就得结直肠癌,我们最年轻的患者只有19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 徐建明 教授
《新京报》: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比较低,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早期筛查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还是其他的原因?对于结直肠癌都应当做什么筛查?
徐建明:对筛查技术要求不高,就是大便的隐血,难在思想观念的改变。很多人不愿意做肠镜,中国人的思想比较保守,不像西方国家的人,大便习惯改变了他就会去做肠镜。
造成的结直肠癌年轻化的原因:一个是散发性的,第二是遗传性的家族性腺瘤,第三个是遗传性非腺瘤性结肠癌,这两种都跟遗传有明确的证据,如果有这种基因变化,小孩20岁就要开始筛查,因为是高危,80%最后都会得肿瘤,当然不一定是结直肠癌,可能跟它相干的疾病。
顾晋:筛查的意义在于发现一些癌前病变。10万人的检查,发现600多个早期的癌前病变,这些人你不管他,一定会癌变。但是如果进行治疗,就不会癌变,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医疗资源,这个意义比筛查出癌症的意义更重要。
沈琳:我给大家讲一个例子,给我感触特别大,一个71岁的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这个老人的兄弟当中还有一个是结直肠癌,而且他是散发息肉的病人,他有4个孩子,都在40岁以上,在医生劝导下4个孩子都做了肠镜检查,其中三个小孩都是散发息肉。他特别感谢,如果不给他建议,这些孩子必然发展为结直肠癌。我们国家对于筛查还做不到全人群,但对高危人群还是能做到的,比如你有便血,有家族史,或者有慢性的肠病,这些病人就应该定期做肠镜检查,肠镜检查过程并没有想象的这么难受,现在有很多的手段。
中国癌症占所有死亡比例的21%,五个人当中有一人死于癌症,面临这样的严重形势,请谈一下结直肠癌防控措施
沈琳:结直肠癌目前发展趋势,城市发病率的升高还是非常明显的,在城市,大肠癌发病率已经到第二位,并有上升趋势。实际上结直肠癌的总体治疗,无论手术还是综合治疗,都能够给病人提供非常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早期发现,绝大部分结直肠癌病人都可以治愈。
结直肠癌的早期治疗:一是科普的宣传,二是给病人提供综合的治疗手段。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远离肿瘤,从一级开始预防,改变生存环境、饮食环境,改变平时不运动、不爱锻炼的习惯。
顾晋:结直肠的发病因素:一是饮食习惯,现在洋快餐太多了,吃的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这是很重要的因素。二是环境因素,三是个人习惯,抽烟、肥胖、低纤维素的食品,这都跟结直肠癌有关系。另外研究表明,长期坐着的人容易得结直肠癌。这些都是很容易发生的因素,这些因素我们都可以避免,比如少吃油炸的东西,多吃纤维素,多运动,减肥,这都是很好的生活方式。
癌前病变(病因因素):我们筛查目的是要发现癌前病变。癌前的意思是将来可能会变成癌,但是在癌前找到把它去掉,就不会变成癌。癌前病变包括息肉、腺瘤,还有一些慢性的肠病。
癌前病变诊断:早期就是肚子疼,隐血,到后来出现包块,病人原因不明的消瘦。有一个病人,女孩子,她原来减肥,减到一定程度以后不减了身体还在下降。女孩子要美白,越白越好,最后白的嘴唇也白了,这样的白就不健康,这都是癌症的表现。
走出“痔疮”误区:很多人工作忙,拉血,以为是痔疮。痔疮便血是滴鲜血,而直肠癌是不一样的。
吃油炸食物或者肉对身体有影响,如果不吃油炸,只吃素的,能不能预防?
顾晋:减少油炸这些因素,不是吃素就不会得癌症,蛋白质人体是很需要的,什么都吃一点,也别指着靠食物防癌。我们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锻炼、少抽烟、多运动。
《医药经济报》:安维汀在结直肠癌临床的情况怎么样?
徐建明:一般都是跟化疗联合使用,在化疗的基础上有效率会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临床使用还是比较普遍的,因为它不用选择基因,相对来说适用人群范围更宽一些。
中华慈善总会
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于1994年,是经中国政府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由热心慈善事业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志愿参加的全国性非营利公益社会团体,目前在全国拥有333个会员单位。其宗旨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
中华慈善总会自成立至今,始终坚持恪守总会宗旨,积极倡导慈善意识,努力开拓慈善工作的服务领域,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慈善资金,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在紧急救援、扶贫济困、安老助孤、医疗救助、助学支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年来,中华慈善总会特别注意发挥其本身所特有的涵盖面较为宽泛的特点,开展了救灾、扶贫、安老、助孤、支教、助学、扶残、助医等八大方面几十个慈善项目,逐步形成了遍布全国、规模巨大的慈善援助体系。截至目前,中华慈善总会直接募集慈善款物共折合人民币三百多亿元,数以千万计的困难群众得到了不同形式的救助。
2012年6月,中华慈善总会与罗氏公司共同设立“中华慈善总会安维汀慈善援助项目”,对诊断为救助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开展慈善援助。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向中华慈善总会无偿捐助安维汀药物,由中华慈善总会设立安维汀慈善援助项目办公室。中华慈善总会负责安维汀赠药的患者申请审查,组织项目执行医师对患者的医学检查评估,组织各地区慈善机构进行赠药发放等,全程监督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