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好不容易看懂了假设检验
却被里面的一类错误、二类错误
拦住了前进的步伐
越想越糊涂,真心想放弃
一类错误、二类错误到底是个啥?
有没有可能规避这些错误?
赶快来看看本期怎么说吧
解锁下方视频
收获本期看点
现在,有没有清楚一点呢?
如果还不懂,没关系
下面的总结可以帮到你~
为什么会产生一类&二类错误
因为在对假设进行验证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随机不确定因素,且我们不可能监测到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只能根据已有样本范围做出判断,看到的不够客观和全面,所以就给了一类错误和二类错误可乘之机。
什么是一类&二类错误
由于不确定性以及样本范围的局限性,在客观实际中,其实存在两种可能:
▎第一种,当客观实际是 H0 成立,即化学治疗好时,王医生却认为靶向治疗好,与客观实际不一致,犯了一类错误,也叫弃真错误,犯错风险为 α。李医生判断正确!
▎第二种,当客观实际是 H1 成立,即靶向治疗好时,王医生判断选择正确,但李医生却认为化学治疗好,与客观实际不一致,犯了二类错误,也就存伪错误,犯错风险为 β。
所以,在临床研究中,一类错误和二类错误都有可能发生,我们要做的是怎么控制它们的产生。
为什么要着重控制一类错误
因为一类错误淘汰的是原本我们正在使用的有效标准治疗,取而代之的是无效的甚至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的新治疗,影响更为恶劣,所以我们要严格控制一类错误。
而如何控制,欢迎大家关注下一期怎么分配一类错误的 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