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射治疗中,靶器官的形变和位移是进行间距计算时面临的难题。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放疗的主要靶区是前列腺,选择性靶区包括精囊和盆腔淋巴结。各靶区器官运动模式的不同,是进行放疗靶区设计时遇到的重要问题。
由于和血管及骨性结构联系紧密,盆腔淋巴结位移幅度较小,但其与前列腺位移并不一致。而精囊的位移包含器官形变,其与前列腺位移的一致性程度尚不清楚。关于盆腔淋巴结和精囊的剩余位移,绝大多数研究只是通过平移计划剂量分布来模拟器官位移。
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医学物理系Thörnqvist医生等研究发现,一种形变位移的统计学模型可应用于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的放疗靶区设计,用来计算前列腺(CTV-p)、精囊(CTV-sv)和盆腔淋巴结(CTV-ln)临床靶区的外放间距。研究结果近期在Radiotherapy & Oncology杂志上发表。
该研究共纳入了19位接受过调强放疗的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患者。每位患者的影像库包括:放疗定位CT扫描图像和治疗期间进行的7-10次CT扫描图像。通过在前列腺内植入标志,使所有CT图像严格匹配,随后进行形变配准。
形变配准中的位移向量用来形成患者特异性的形变位移统计学模型。对计划靶区(PTV)外放后的剂量分布进行放疗模拟,以确定靶区覆盖率。比如,计算放疗定位CT图像上CTV到PTV外放不同距离后,99%靶器官体积的累积计量分布。
模拟放疗分次间靶器官位移发现,CTV-p外扩3mm、4mm和5mm后,分别有7、10和18位患者的99%靶器官体积的累积剂量超过95%处方剂量。可能由于精囊的形变和位移程度较大,当CTV-sv分别外扩3mm、5mm和7mm时,只有1、11和 15位患者的99%靶器官体积的累积剂量超过95%处方剂量,CTV-ln则分别有8、18和18位患者的达到标准,类似于CTV-p。
该研究介绍了一种形变位移的统计学模型,用于评估患者特定靶器官的位移和形变。在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患者中应用发现,病人间的差别在CTV-sv中最为明显的。在大多数患者中,为达到99%靶器官体积累积剂量超过95%处方剂量的标准, CTV到PTV前列腺外放5-6mm,精囊外放11mm,盆腔淋巴结外放5mm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