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年来,乳腺癌呈现出发病率上升和日趋年轻化的态势,但伴随着女性对美与健康的追求,乳腺癌手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创造。这些创新成果有哪些?又是通过何种方式让女性在保持健康的同时也能变得更美的呢?丁香园有幸邀请到了,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二及整形外科的主任马浙夫教授,分享他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与见解。
丁香园:作为乳腺外科的专家,您先后发表了许多文章,据您了解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如何,发病与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相关?
马浙夫教授: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日趋年轻化。其发生主要与三大生活习惯相关:
1、饮食。科学饮食相当重要,在每天的饮食中多加入青菜、水果,以及高蛋白的成分,会有利于健康;
2、规律作息。养成早睡早起、适度锻炼的好习惯;
3、保持心情舒畅
上述三点有利于保持体内的内分泌平衡,能够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丁香园:乳腺癌早期有哪些症状表现?
马浙夫教授:通俗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1、肿块。在日常洗浴、换衣服时,如果女性同志发现了乳房肿块,请及时就医;
2、凹陷。乳头出现了凹陷,这是比较细微的特征,通常是肿物侵犯了乳头下面的大乳管,才会出现乳头下陷这一体征。
3、橘皮征。除了乳头乳晕区域,如果有肿物侵及了 Cooper 韧带,可能产生橘皮征,毛孔下陷,是高危表现。
4、乳头溢液。乳头溢液有几种颜色,有像乳汁一样的白色,还有青色、黄色和无色的。比较严重和可怕的一种是血性溢液,除了真正鲜红色的血性,这种溢液还有深褐色和黑色的,如果女性在内衣中或者洗浴时发现了血性溢液,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提示。
丁香园:近年来医疗技术高速发展,在乳腺癌治疗方面有哪些突破性的进展?
马浙夫教授:通常乳腺癌这种恶性肿瘤对化疗是敏感的,因此很多患者需要化疗治疗。近年来,在化学药物上有了一些进展,比如说一种脂质体化疗药物,进入人体会更加容易,在低浓度外周血下就可以进入人体细胞中,起到抗肿瘤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种用人体成分作载体的蛋白类化疗药,其包裹技术也是一个创新。因为在早期,化疗药都是通过像吐温 20 或者蓖麻油这类化学溶剂来溶解药物,使药物进入人体,但这些溶剂都有一定的毒性。服用化疗药的患者会出现掉头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也都是来自于这些溶剂。而这种蛋白类化疗药是通过白蛋白紫杉醇这类溶剂进行溶解的,白蛋白是人体的正常成分,所以人体的反应较轻。这类溶剂部分的毒性也可以转化为化疗药物的剂量,提高剂量也就提高了疗效。
再者,在综合治疗上,近 10 多年来,随着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检测也能检测出一些高风险的位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靶向治疗,这也是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丁香园:在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方面,有哪些闪光点?
马浙夫教授: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一个多世纪前,当时乳腺癌根治术一直是核心术式,通过切除患者的胸大肌、胸小肌达到治疗效果,这种术式保持了几十年。
随后出现了改良根治术,即保留了患者的胸大肌、胸小肌,具体还分为一式、二式,只保留胸大肌、不保留胸小肌的术式就是二式改良根治术。
近年来,保乳根治术和前哨淋巴结保腋窝的技术是一个新进展。前面提到,乳腺癌的发病率日趋年轻化,年轻女性在治疗上不光对疗效有所要求,在形态上也有要求。所以这个学科一个比较新的进展,是在乳腺癌根治术的基础上结合整形外科手术,形成了新的乳房再造重建手术。
丁香园:爱美是女性的天性,而外科手术都会伴随着瘢痕的产生,对女性来说会有不少顾虑,根据您的临床经验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或者治疗瘢痕吗?
马浙夫教授:可以从三个方面谈及这个问题:
1、外科医生的专业性操作。若要尽可能产生少的瘢痕,每个缝线的张力要适度,能够达到对合,形成尽可能小的张力。有一些患者可能会这样想,切口对合好一点,是不是瘢痕就能小一点?其实不然,最后一层缝皮时,对合要更加整齐,解剖复位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充分的。想要充分减少瘢痕的形成,需要表皮以下其他层次的缝合对合都特别吻合,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表皮的精确缝合,才能有意义。
2、缝合材料。近年来,新发展的一些美容缝线,比如可吸收线,还有从哺乳动物海狸鼠的肌腱中提取出的蛋白缝合线,以及金属记忆线,这些缝线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减少瘢痕的形成。
3、切口的术后护理。做好创口感染的预防工作,使用术后减瘢痕药物,都能有效防止瘢痕的形成。
丁香园:合适的缝合线可以减少瘢痕,这其中的原理是怎样的?
马浙夫教授:对于金属记忆线,其本身材料中的应力就能抵消缝合的张力,便自然减少了瘢痕的形成。
对于可吸收线,按照组织材料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工来源,一类是天然来源。国内原研的一种可吸收胶原蛋白线,从哺乳动物海狸鼠尾部肌腱中提取,从组成成分上看,这种蛋白线与人体相比,有 99% 的氨基酸是同源的。所以通过这种线进行缝合,其组织相容性会更好,排斥性少,包裹也少,便能较少形成瘢痕。另一方面,这种线的吸收也很快,吸收时间大致在 8~15 天,所以人体排斥性也相对较小,瘢痕也就少了。
丁香园:目前这种新型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材料,在您科室的使用情况如何?
马浙夫教授:我们科室是一个新成立的科室,作为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我的主张是只要对患者有利、符合学术发展的技术,在我们科室都可以广泛应用,这类材料在我们科室是有应用前景的,我们各个治疗组都在使用。
丁香园:请您再介绍一下乳房再造技术。
马浙夫教授:乳腺癌术后的乳房再造,主要分为两类技术,一类是假体再造,一类是自体再生。
假体再造的主要优点是短期效果好,在基层医院推广也相对容易。
而自体乳房再造,是目前整个国际乳腺整形外科的发展趋势,也是走在学术前沿的技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会更高,比如 cosmetic 整形外科技术、显微外科技术等,这些技术要求医生掌握更复杂的操作。
相对于假体再造,自体乳房再造的长期效果更好,因为会有下垂感更自然。一些做过隆胸手术的患者,当其躺下时,假体乳房是直立的,这并不是一个自然位置。而自体乳房再造,遵循的便是一个自然的体位。
自体乳房再造的种类也很多样,可以利用的皮瓣有很多,比如背阔肌、腹直肌、骨薄肌,其中利用腹部 DIEP(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是目前这个学科中比较顶尖的手术方式,也是患者经常选择的一种方式。
自从 2018 年我来到辽宁省肿瘤医院后,成功开展了辽宁省首例 DIEP 手术,之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时,也完成了广东省首例 DIEP 手术。
自体乳房再造技术还在不断发展,我们在临床实施形态学修复、乳房重建工作的同时,也在对患者进行乳房再造后的知觉重建进行着临床研究。这项技术目前正走在国际前沿,如果患者需要进行乳腺癌手术,选择这种既能切除又能再造的乳腺外科与整形外科相结合的手术,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丁香园:针对乳腺癌,请您给广大女性提一点意见和建议。
马浙夫教授:对于乳腺癌患者,我们提出的忠告是,既然得了乳腺癌,就要相信科学,正确面对。推行规范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前面提到的能够预防乳腺癌的一些生活习惯,也很重要。一,科学饮食;二、规律作息;三、保持心情舒畅。如果遵循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治疗医从性又高,能够帮助乳腺癌患者更好地预防复发,提高生存率。
结语
从一开始的乳腺癌根治术,到改良根治术,再到今天的乳房再造,可以看出整个乳腺癌手术的发展过程,一直在致力于减轻手术对女性身体的伤害,并且守护甚至创造女性的美丽。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创新以及预防意识的提高,乳腺癌将不再成为困扰女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