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 述评:obinutuzumab 为 CLL 老年患者带来希望

2014-04-09 15:20 来源:丁香园 作者:shumufeng
字体大小
- |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治疗领域的进展引起了来自血液学家、肿瘤学家甚至其他医学家的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该领域的进展也可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CLL 治疗领域最近出现的一项重要发现为,该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群,中位诊断年龄为 72 岁,且往往存在多项临床显著性共存疾病,这一点为过去的研究者所忽视。

这种现象令人遗憾,但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共存疾病(例如,老年患者肾功能受损)的老年患者被认为不适合治疗研究的入组标准。这种忽略长期存在,其结果就是,即使 CLL 治疗领域出现进展,最有代表性的或许也是最大的患者人群—老年人群却不在受益者之列。

在本期 NEJM 杂志中,Goede 等为我们介绍了一款 CLL 治疗新药。该研究入组了迄今为止最大数目的有并存疾病的老年患者,这是它的最大贡献之所在。这种名为 obinutuzumab(也被称为 ga101)的新药为典型 CLL 老年人群患者带来了希望。

obinutuzumab 是一种抗 CD20 单克隆抗体,不同于以往的抗 CD20 单克隆抗体的糖基化 Fc 区与 2 型 CD20 的结合模式。抗 CD20 单克隆抗体主要有两种与靶细胞结合的结构域。

Goede 等发现,对于未经既往治疗的 CLL 以及存在多种共存疾病的患者人群(中位年龄,73 岁),与利妥昔单抗联合苯丁酸氮芥治疗结果相比,obinutuzumab 联合苯丁酸氮芥治疗与无进展生存、完全缓解率以及最小残余病灶的阴性率出现显著且有临床意义的改善相关。obinutuzumab–苯丁酸氮芥联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 26.7 个月,与之相比,利妥昔单抗–苯丁酸氮芥联合治疗组为 15.2 个月,苯丁酸氮芥单药治疗组为 11.1 个月。

此外,与苯丁酸氮芥单药治疗组相比,obinutuzumab–苯丁酸氮芥联合治疗组的总生存获益明显更大,即使对于老年患者人群,诱导治疗引起的缓解也可改变疾病进程,并转化为生存益处。目前,对于 CLL 和共存疾病老年患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但未来的目标可扩展到远期疾病控制。

对于 B 细胞抗原受体信号通路的认识有利于小分子抑制剂药物的研发,后者开创了 CLL 靶向治疗新时代。非细胞毒性药物如 ibrutinib(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 idelalisib(磷脂酰肌醇 3 激酶δ亚型抑制剂)有助于疾病控制,同时可使患者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这两款药物均没有传统药物那么大的毒性反应。

对于 CLL 失调信号通路的合理靶向工作才刚刚开始,新型靶向药物如 ABT-199(抗细胞凋亡 B 细胞淋巴瘤 2 蛋白抑制剂)治疗高危复发型或难治性 CLL 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包括可获得完全缓解。

Goede 等做出的杰出工作鼓励未来对 ibrutinib、idelalisib 和 obinutuzumab 等药物的联合治疗进行试验研究。这些令人振奋的新发现将塑造未来十年里 CLL 临床治疗的光辉前景。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李林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