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癌症长期幸存者的内分泌紊乱模式还未得到综合研究。丹麦癌症中心的s Sofi e de Fine Licht等人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北欧儿童癌症长期幸存者中出现内分泌紊乱的终生风险。研究结果发表于The Lancet 最新一期在线版。
研究者从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及瑞典的国家癌症注册处共甄别得到317231年儿童癌症幸存者,从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注册处建立以来的数据均被纳入。从全国人口注册中,研究者通过年龄、性别和国家进行匹配并随机选择对照队列。
研究对象与全国医院注册处相链接,儿童癌症幸存者因内分泌紊乱而首次入院的观察次数与从人口比较队列中衍生得出的预期数据相比较。研究者计算得到绝对超出的风险值,并认为它是由儿童癌症幸存者状态所引起的,研究者还计算得出了标准化住院率比值(SHRRs)。
在儿童癌症幸存者人群中,共有3292例受试者曾因内分泌紊乱而入院治疗, SHRR值为 4.8;白血病、CNS肿瘤、及霍杰金氏淋巴瘤幸存者的风险最高。患者20岁以前,内分泌紊乱的绝对超出风险值约为每100 000人年1000例,其后内分泌紊乱的绝对风险超出值为每100 000人年400例。
对于在5到9岁时诊断为癌症的儿童而言,内分泌紊乱的累积风险最高,60岁之前可达到43%。儿童癌症幸存者所有额外疾病引起的和治疗引起的内分泌紊乱中有 61% (655/1078)为 垂体机能减退 (SHRR 88·0)、甲状腺机能减退(9·9)、及睾丸和卵巢机能障碍(42·5和4·7)。
研究者得出如下结论:儿童癌症幸存者60岁时内分泌紊乱的累积风险超过40%,这凸显了减少破坏性治疗,强化二级预防,对幸存者展开终身随访的重要意义。鉴于大部分儿童癌症长期幸存者无针对长期疗效的临床随访,因此也为初级治疗医师和内科专家提出了晚期疗效领域之外的挑战。
研究背景
在过去的50年中,得益于癌症治疗领域的显著进步,儿童癌症幸存者的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在21世纪之交之际,北欧国家(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及瑞典)所有类型儿童癌症的5年生存率已接近80%。
然而,伴随着治疗的进展,一系列未得到详细描述的并发症开始出现在视野中。美国儿童癌症幸存者研究(CCSS)纳入了约14000例5年幸存者,其中三分之二的幸存者会出现至少一种慢性效应,最常见的是内分泌系统疾病,其原因是下丘脑-垂体中枢功能障碍或内分泌腺体的直接损伤。
CCSS试验随后发现,某些癌症类型的幸存者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卵巢衰竭、青春期滞后的风险增加。这种不良局面是否归因于欧洲治疗标准还不明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者比较了北欧试验数据和北美CCSS试验的数据。本研究中,研究者也评估了50岁及以上年龄组内分泌并发症的风险,以前的儿童癌症大型队列研究中并不对这一人群展开调查。
研究者通过上溯至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以来的北欧国家癌症注册处儿童癌症幸存者长期随访数据,以及对人口注册处癌症幸存者的精确随访和国家住院注册处大范围的诊断结果信息,探讨了癌症引起的内分泌紊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