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成为一些人的「绝症」,可能是因为免疫系统?

2020-03-16 09:14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2020 年伊始,新冠肺炎席卷全国。目前,虽然国内多地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已实现「双清零」,但疫情在全世界仍呈爆发之势,武汉的情况也尚未开朗。

人们对于特效药的期待从未停止,可距离药品上市仍有一段「未知的距离」。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曾表示: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

同样是面对病毒,有的人不曾感染,而有的人却在短时间内从重症发展至死亡。不同人之间病毒感染的症状表现差异主要源于免疫应答的差异。可以理解为,若能研究清楚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的免疫应答情况,便能为后续临床治疗找到重要突破口。

BD-配图.jpg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通过收集感染患者不同病程阶段的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开展全景式免疫细胞表型和功能分析,可系统获得感染不同阶段的免疫应答特征,为免疫病理损伤和免疫保护机制阐明提供直接证据。

那么,具体该如何应用?操作中又有何要点呢?BD(中国)携手丁香园特别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课题组长沈蕾教授与 BD(中国)的两位专家,一同带来「新型冠状肺炎的免疫学研究方向及 BD 生物科学整体解决方案」为主题的免费公开课~

▼  扫码报名,免费上车▼
image2.png

☞ 课程时间:2020 年 3 月 19 日 19:00-20:30

☞ 日程安排:

19:00——19:10  开场致辞
19:10——19:50  应用流式技术解析新冠肺炎免疫应答特征    沈蕾
19:50——20:10  在 COVID-19 中 BD 免疫学研究整体解决方案  刘尉
20:10——20:30  新冠时期下的流式细胞术生物安全规范  王潇屹

☞ 讲师介绍:

image3.jpeg
沈蕾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课题组长
• 入选中组部青年***和上海市浦江人才。
• 长期从事免疫代谢领域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主要聚焦:
    1. 脂肪组织代谢稳态的免疫调控;
    2. 固有淋巴细胞发育及功能的代谢调控机制及其与炎症性疾病的关系。  

image4.jpeg
刘尉

BD 生命科学部产品经理
ISAC 讲师成员,SCYM(ASCP)CM
• 从事流式技术工作 8 年,2012 年加入 BD 公司生命科学部
• 2016 年通过国际流式协会认证考试 ICCE,多次作为 ISAC 讲师成员参与国际流式活动
• 2019 年通过 SYCM 国际流式专家认证

image5.jpeg
王潇屹

BD 生命科学部助理产品经理
• 2016 年加入 BD 公司生命科学部,负责临床仪器及标准化市场工作
• 曾参与从事 7 个省、市流式售后服务 3 年

这么干货满满的课程内容,还不快点击报名直播课程>>

编辑: 翟超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