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小肠脂肪瘤自发排出体外一例

2014-02-14 11:30 来源:中华消化杂志 作者:姜俊等
字体大小
- | +

图1 肠道脂肪瘤   1a 表面光滑,呈黄色,5.8 cm×4.2cm×3.0 cm大小,包膜上可见较多血管网  1b  剖面旱黄色油腻组织 

图2 脂肪瘤在光学显微镜下的病理组织学表现 苏木精-伊红染色×200
 
患者女,60岁,自2012年3月始出现无诱因下反复脐周隐痛,活动和进食后加重。自2012年4月始疼痛部位渐转移至左下腹。无腹泻和便秘。患者自发病以来体质量下降5kg。2012年4月28日下腹部CT平扫示:降结肠管壁增厚,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管腔内见脂肪成分影。2012年5月3日患者自觉腹痛减轻。2012年5月4日晨患者排便时排出一鸡蛋样大小椭圆形物,有蒂,蒂根部可见少量新鲜血迹。
 
大体病理检查示:排出物呈黄色,表面光滑,形似鸡蛋,5.8 cmX 4.2cmX 3.0cm,有包膜,包膜上可见较多血管网,切开后剖面呈黄色脂肪样油腻组织,见图1。光学显微镜下病理检查示:纤维脂肪组织,急性和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瘤细胞退变,纤维包膜变性坏死,部分梭形细胞的细胞核大,存在核异型,见图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S-100阳性,波形蛋白阳性,磷酸葡萄糖变位酶-1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Ki-67阳性,细胞角蛋白阴性。
 
诊断:肠道脂肪瘤。瘤体排出后患者未再腹痛,体质量恢复,一般情况良好。
 
讨论  肠道脂肪瘤属良性非上皮性肿瘤,由成熟的黏膜下层或浆膜下层脂肪细胞增殖形成,通常无恶变倾向,占胃肠道良眭肿瘤的10%,好发于50~70岁,多位于结肠,其次为小肠,胃和食管极少见。90%的小肠脂肪瘤向黏膜面局限性生长并突人肠腔内,最大径<2 cm时常无临床症状,最大径≥2cm时可出现腹痛、便秘、腹泻、消化道出血、肠扭转、肠套叠等情况。
 
肠道脂肪瘤常可经内镜、胶囊内镜、钡剂灌肠、CT、MRI检查明确诊断。内镜下瘤体表面光滑,质软,表面有时有糜烂、溃疡形成,触之凹陷。由于瘤体多位于黏膜下层,结肠镜或小肠镜下活组织检查常无法取到黏膜下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常提示正常或炎性反应黏膜。采用腹部CT和MRI易于明确诊断脂肪瘤。CT下病灶常呈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区,CT值为-102~--72 Hu,增强后无强化。MRI下的信号特征是T1加权图像脂肪成分为高信号,T2加权图像亦为高信号,随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逐渐下降。
 
对于瘤体较小且无临床症状的脂肪瘤可予定期随访。对最大径<2 cm的有蒂结肠脂肪瘤,可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小肠脂肪瘤应行手术治疗,最大径>2 cm、短蒂、无蒂者行内镜下切除肠穿孔风险大。多发性肠道脂肪瘤或出现肠扭转、肠套叠时可行肠切除或肠吻合术[7]。本例患者的脂肪瘤属于巨大脂肪瘤,且瘤体经肠道自行排出,排出后症状消失,临床极其罕见。
 

 

编辑: yuanyu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