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骨髓清除争议告一段落?

2014-01-27 09:16 来源:丁香园 作者:PCMC
字体大小
- | +

关于浸润性淋巴瘤成人患者进行早期清髓性治疗的争论已经持续多年。在CHOP四药联合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中加入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选择,但一项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先期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与标准化疗患者的生存结局相似。在CHOP方案出现之前,仅对原发难治性或复发浸润性淋巴瘤推荐使用高剂量化疗加自体干细胞支持疗法。

CHOP加利妥昔单抗化疗方案(R-CHOP)可在相当程度上改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总生存率,而国际预后指数(IPI)处于高中危或高危范畴的患者生存率可维持在60%。因而,高复发风险患者的早期清髓治疗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在本期杂志中,Stiff等人报道了关于R-CHOP方案治疗高中危和高危患者的为期8年的研究结果,符合研究入组标准的370例年龄低于66岁的成人患者进入研究队列。

Stiff等人对接受诱导治疗后出现缓解的253例患者随后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接受持续化疗(对照组)或追加一个周期诱导化疗和全身放疗或高剂量化疗后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移植治疗组)。研究者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与移植组的165例高中危患者相似;而相对于88例高危患者,对照组的生存期明显更少。这些研究结果为高危患者带来了曙光,同时研究者也对该疗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此外至少有3项临床试验并未发现早期骨髓清除治疗有明显的获益,这些试验的研究设计与Stiff等人的研究不同。上述治疗方案对于浸润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意义仍然未明。然而与目前的标准治疗相比,它的毒性太大了。

哪些患者可从早期骨髓清除治疗中获益?未来患者的选择标准也许会得到优化,选择标准不应仅仅基于IPI风险范畴。对于那些对标准治疗无缓解的高风险患者(大约15%的患者),以及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大约25%的患者),应予以替代性治疗;而对于无上述风险因子的患者,必须找到易于施治、毒性较小且根治率高的化疗药物。对于一些药物,可根据淋巴瘤的始祖细胞或活化B细胞特征来选择适应症患者。

然而,这一临床途径还需要可常规用于临床实践的微观基因表达检测技术,以及简化的免疫组化方法等。还可根据淋巴瘤组织原癌基因MYC的失调及BCL2的过表达特征来选择,有上述特征的患者标准治疗预后极差。对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可轻易甄别有上述特征的淋巴瘤,它们大约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20%,而且与IPI风险范畴值无关。

最后,接受一个周期R-CHOP标准化疗后预后良好,且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结果呈阴性的患者可被排除。对于IPI风险高且对R-CHOP早期治疗反应较好的患者,骨髓清除治疗不是必需的选择。

对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生物学的理解不断加深,研究者发现致癌基因突变呈现多样性,它们对于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生存起着关键作用。肿瘤细胞可利用对免疫检查点的靶向作用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杀伤,这也证明了相关靶向药物潜在的有效性。直到今天,早期骨髓清除治疗这种20世纪的创新性疗法,依然是适应症患者的治疗选择。

编辑: 李林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