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T1水平能预测接受吉西他滨胰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
研究要点
- 在胰腺腺癌患者中,人类核苷酸平衡转运体1 (hENT1)水平或许能预测在手术治疗后接受吉西他滨辅助治疗的患者的预后情况;
- ESPAC-1提示采用5氟尿嘧啶/亚叶酸能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但是辅助化放疗并不能够改善总体生存期。ESPAC-3研究证实吉西他滨作为辅助治疗的疗效并不优于5氟尿嘧啶/亚叶酸;
- 在胰腺腺癌患者人群中,肿瘤内hENT1表达水平较低者不宜使用吉西他滨治疗。
在胰腺腺癌患者中,人类核苷酸平衡转运体1 (hENT1)水平或许能预测在手术治疗后接受吉西他滨辅助治疗的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了试图探讨上述问题,来自于英国肿瘤研究中心的J. P. Neoptolemos等设计了相关研究,并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JNCI 12月的在线期刊上。
本研究所纳入的微序列来自于ESPAC-3研究中随机接受化疗的434名患者,以及在ESPAC-1/3研究中的对照者,研究者采用10D7G2抗hENT1抗体进行染色。如果患者核心的平均H评分高于总体的平均H评分,则其被分类为高hENT1表达。研究者采用Kaplan-Meier曲线、Log分级评估、Cox风险比例模型对高hENT1表达组和低hENT1表达组进行比较。
最后的分析纳入了380名患者(87.6%)和1808个核心数据。接受吉西他滨治疗的患者为176人,其中位总体生存期为23.4月,而接受5氟尿嘧啶/亚叶酸的176名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为23.5月,两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在接受吉西他滨治疗的患者中,hENT1低表达组的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为17.1月,而高表达组的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则为26.2月,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在5氟尿嘧啶组中,hENT1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分别为25.6月和21.9月,两者差异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在观察组的28名患者中,hENT1水平并不能够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多变量分析证实了hENT1表达能作为预后预测指标对接受吉西他滨治疗的患者进行预后评估,但是并不能预测接受5氟尿嘧啶的患者的预后情况。
本研究结果指出,在肿瘤内hENT1表达水平较低的患者中不宜应用吉西他滨治疗。
研究背景
胰腺导管腺癌是导致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征是在疾病早期即出现转移。绝大多数的患者为晚期无法治愈的患者,但是采用单药化疗或联合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如基于5氟尿嘧啶的方案包括FOLFIRINOX、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或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有15%至20%的患者可以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但是五年生存率仅为10%。
虽然辅助化疗能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但是没有3期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支持辅助放化疗和系统化疗之间的疗效差异。虽然对胰腺癌分子病理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会带来更多的靶向治疗方案,但是基于目前现有的生物标记也能对目前治疗方案进行评价。
人类核苷酸平衡转运体1 (hENT1)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标记,是一种使得嘧啶类核苷酸(如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和5氟尿嘧啶)进出细胞的双向通道。最初的临床研究应用的是从21个晚期胰腺癌患者中得到的保存的组织,这些患者接受吉西他滨治疗,结果提示通过免疫组化进行分析,肿瘤组织中hENT1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的生存期相对更长。
后续的研究也提供了令人振奋的结果,但是因为后续的研究存在下述不足:如多为回顾性和非随机对照研究、混合有晚期患者和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既有接受新辅助治疗也有接受辅助放化疗、以及治疗方案为吉西他滨联合S-1(5氟尿嘧啶前体药)等等,所以证据级别有所欠缺。
上文所提到的后续研究没有一个在真正意义上评估在某一患者群体中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的效果。此外,一般状态比较好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治疗的可能性更高,而那些一般状态较差的患者则更可能不接受治疗或接受有限的治疗。因此,无法应用这些研究的结果来评价hENT1表达状态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价值以及对疾病预后评价价值。
然而,应用来自与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ESPAC)中的临床数据和肿瘤组织样本能在无偏倚的情况下评价生物标记对胰腺癌治疗的评价。ESPAC-1提示采用5氟尿嘧啶/亚叶酸能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但是辅助化放疗并不能够改善总体生存期。ESPAC-3研究证实吉西他滨作为辅助治疗的疗效并不优于5氟尿嘧啶/亚叶酸。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肿瘤内hENT1的水平是否能预测患者的总体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