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国际合作大型前瞻性3期临床CLARINET试验结果表明,生长抑素类药物兰乐肽(皮下使用,缓释型)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可产生强烈的抗肿瘤增殖作用。来自法国Clichy 市Beaujon 医院的胃病科室主任Philippe Ruszniewski医生在2013年欧洲癌症年会上报道,与安慰剂相比,长效缓释型兰乐肽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取得高度显著性的优势。
证据不断出现
CLARINET试验(兰乐肽抗神经内分泌瘤增殖作用的对照试验)为上述药物用于神经内分泌瘤的治疗增加了重磅证据,而且它同样支持该药用于无功能性肿瘤。研究的第一作者是伦敦皇家免费医院胃病学教授Martyn Caplin博士。
2009年,PROMID试验首次证实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善得定(奥曲肽注射剂)LAR具有抗肿瘤增殖作用。PROMID试验发现,善得定使无进展生存期从6.0个月增加为14.3个月——风险足足降低了66%。然而,PROMID是一项仅纳入85例分化良好型中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小型试验,且仅有三分之二为无功能型肿瘤患者。
CLARINET试验是一项更大的国际合作研究,招募204例转移性或局部晚期无法手术的散发无功能型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大约45%为胰腺肿瘤,35%为中肠肿瘤)。
患者肿瘤分化良好或一般,增殖指数低(Ki67 < 10%),且此前未经生长抑素类药物既往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长效兰乐肽120 mg或安慰剂治疗,每4周为一周期,共治疗96周或治疗直到进展或死亡。自基线始,至少每间隔12周行一次CT扫描检查,直到96周。
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
对于兰乐肽治疗组,101例患者中有30例发展为进展性疾病,有2例患者死亡。对于安慰剂治疗组,103例患者中有58例出现疾病进展,且有2 例死亡。此外,兰乐肽组有18例患者因其他原因而退出治疗,安慰剂组有21例患者退出治疗。最终,兰乐肽组有53例患者完成“无事件”治疗程序,与之相比,对照组有26例患者完成整个研究。
CLARINET试验达到了其预设主要终点,2年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得到显著改善:安慰剂组和兰乐肽组分别为22%和62%——风险降低了53%。Ruszniewski医生报道称,兰乐肽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其尚未得出统计结果(至发稿时已> 27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18个月。
在亚组(意向治疗)分析中,研究者对中肠和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进行了分离检测。在中肠肿瘤组,研究者发现兰乐肽治疗组患者的进展风险减少了65%;兰乐肽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未统计,安慰剂组为21.1个月。对于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风险减少42%;兰乐肽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未统计,而安慰剂组为12.1个月。
研究者总结道:“兰乐肽120 mg治疗组转移性中高度分化型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得到实质性的延长。无论肝负荷高低,1级和2级癌症患者人群中都观察到存在上述效应。”
兰乐肽治疗组出现19例死亡事件,而安慰剂组均出现17例死亡事件,因此不出意外,两组总生存率相似。本试验观察到的兰乐肽安全性表现与既往试验一致。Ruszniewski医生称在CLARINET试验中,兰乐肽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增殖作用,“或可支持其应用于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