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物研发 引领肺癌治疗进展无限可能

2019-10-11 19:54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7 月 26 日-27 日,由上海市胸科医院、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呼吸分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肿瘤学会协办的 2019 肺癌诊疗创新大会暨第十一届介入呼吸病学介入诊治新技术、肺癌诊疗创新高级研讨会、2019 肺癌精诊联盟上海站顺利举行。时值盛夏,国内外专家丝毫未被酷暑影响,围绕「创新技术带来更多可能」这一主题,畅谈肺癌精准治疗进展,深研肺癌靶向和免疫药物热点。

ccvideo

新药研发:进展可喜,质量有待提升

创新药物研发为肺癌精准医疗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清华大学医学院陈晓媛教授指出,我国近年来临床研究和新药研发进步很大,已经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研究者和企业,但在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仍欠缺真正 First-in-Class、全新靶点的药物。

新药临床研究是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研究质量直接影响了后续的研发进程。陈教授介绍,我国自 2015 年 7 月提出新药临床试验数据核查至今,发现了很多临床试验合规性、严谨性、规范性方面的不足。通过核查,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新药临床试验质量的提升,但还需要研发团队、相关支持团队和申办方以及国家监管机构的共同努力,遵照 GCP 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试验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保障每项实验记录有迹可查。

陈教授还就免疫治疗新药的超说明书用药发表了观点。她指出,以我国目前肿瘤治疗的迫切需求和临床研究及审批相对缓慢的现状来看,超说明书用药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慎之又慎,要全面考虑肿瘤特点及与免疫的相关性,还要充分评估既有产品数据及其副作用等。

三线 TKI:不懈探索带给肺癌患者新希望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问世是肺癌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一代 EGFR-TKI 吉非替尼曾被誉为「上帝给东方人的礼物」,对于延长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功不可没。为应对耐药,二代、三代 TKI 相继问世,极大丰富了肺癌精准治疗的格局。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白冲教授介绍,不同代 EGFR-TKI 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应根据患者携带的突变类型选择敏感药物。既有数据并未提示二代 TKI 的生存获益优于一代,但三代 TKI 如奥希替尼确实比一代的一吉非替尼带来了更显著的生存获益。

目前三代奥希替尼已获批用于 EGFR 突变 NSCLC 晚期患者二线治疗。白冲教授进一步指出,近期研究数据已充分肯定了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优势,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无进展生存(PFS)期长达 18.9 个月,降低死亡风险 37%,毒副反应和患者接受度均优于一代和二代 TKI。对于脑转移患者,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的获益也非常明显。三代 TKI 走向一线治疗指日可待。

三代 TKI 治疗后耐药该怎么办?白教授称,目前来说耐药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还没有能完全克服耐药的办法。依据此前经验,在使用三代 TKI 时如发生耐药,首先还是要活检,明确出现了什么突变,根据突变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策略应对。反复活检对于患者和医生都存在困难,尤其是病灶位置比较难取或活检风险大时。亟待加强相关教育,提升 TKI 耐药后再活检的比例。这对于我们不断加深对 TKI 的认识、探索新药也是非常重要的。

血管靶向治疗和免疫药物:抗击肺癌新利器

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指出,抗肿瘤新生血管药物未来会成为治疗肿瘤的首选基本用药。他回顾了肺癌血管靶向治疗的发展,重点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多靶点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其在 NSCLC 三线治疗的 PFS 为 5.37 个月,OS 为 9.63 个月。去年,安罗替尼获批晚期 NSCLC 三线治疗适应症,同年年底又被纳入医保基本药物。这是近年来小分子多靶点抗癌药物研发中为数不多的成功个案。安罗替尼上市一年多已经获得广泛认可,成为三线治疗的首选。

目前正在开展安罗替尼一线治疗的探索。2017 年启动的一项单臂 1b 期试验观察了安罗替尼分别联合靶向药物、化疗和免疫药物一线治疗晚期 NSCLC 的效果,初步数据显示,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可显著提升缓解率和 PFS,联合靶向治疗的短期缓解率近 80%,PFS 估计超过 16 个月;联合免疫治疗的短期缓解率近 70%,具体结果将在今年世界肺癌大会发布。总体而言,安罗替尼一线联合治疗既提高疗效又安全性可控,潜力无限。 

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方面的进展不多。韩教授介绍,已有一些小样本临床试验显示化疗联合 PD-L1 单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FDA 已批准阿特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此外一些双免疫联合方案也在二线治疗研究中获得阳性结果。但总体来说,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还需要扩大样本量和药物种类探索。

在免疫治疗取得骄人成绩的 NSCLC 领域,热点问题是靶向和免疫治疗孰先孰后?韩教授指出,目前认为,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先用靶向治疗,若靶向治疗无效,患者 PDL-1 和肿瘤突变负荷(TMB)呈高表达,可尝试免疫治疗。他还强调,我们已经看到了免疫治疗的长久性,因此,未来要在最佳患者人群、最佳组合方案、最佳联合药物、最佳剂量、最佳疗程等多方面展开探索,从而最大限度调动患者的免疫防御机制,让患者带瘤生存,实现把晚期肺癌变成慢性病的目标。


编辑: 来昀韵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