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消融局部复发率最高
研究要点:
- 本研究对瘤体大小、肿瘤数目、手术手段及肿瘤组织学类型是否可显著影响微波消融成功及患者无复发生存结局进行了考察;
- 结果表明,对于瘤体大于或等于3 cm患者,无论其组织学结果如何,均存在早期复发倾向;
- 肝细胞癌患者局部复发率较高,这可能反映患者潜在的肝脏疾病;不同术式在发病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经皮消融治疗的肿瘤局部复发率最高。
尽管诸多肝胆研究中心已广泛采用微波消融(MWA)进行治疗,但影响其局部控制的因素尚不明确。对此,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T. Clark Gamblin博士等人提出一种假设,即瘤体大小、肿瘤数目、手术手段及肿瘤组织学类型可显著影响MWA的成功及患者无复发生存结局,并对其进行了考察。这项研究结果发表于2013年10月3日在线出版的《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
该研究患者来自4个大容量机构(2003-2011),根据组织学结果,研究人员对这些因肝脏恶性肿瘤而接受MWA治疗的连续患者进行了分组:肝细胞癌(HCC)、结直肠癌肝转移、神经内分泌癌肝转移及其他肿瘤。并通过逻辑回归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各结局变量的独立显著性。
研究人员共针对450例患者、875份肿瘤进行了473项手术治疗(139项HCC,198项结直肠癌肝转移, 61项神经内分泌癌肝转移,75项其他肿瘤)。研究中位随访期为18个月。178例(38%)患者同时接受了肝脏切除治疗,肝脏切除与较高发病率有关。根据随访横断层面成像结果,在865份肿瘤中,有839份(97.0%)确认得到彻底消融(10份无法进行评价)。外科手术(开腹、腹腔镜或经皮)对并发症发病率、复发或生存结局并无显著影响。总局部复发率为6.0%,HCC (10.1%)及病灶部选择经皮治疗(14.1%)患者的总局部复发率最高。校正后模型结果表明,瘤体大于或等于3cm可作为不良无复发生存结局的预测因素。
这项目前为止最大的数据集表明,对于瘤体大于或等于3 cm患者,无论其组织学结果如何,均存在早期复发倾向。该研究发现,HCC患者局部复发率较高,这可能反映患者潜在的肝脏疾病。此外,手术手段间在发病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然而,经皮消融治疗的肿瘤局部复发率最高。
研究背景:
尽管在治疗原发及继发肝脏肿瘤时常采用热消融手段,但在其应用方面尚无明确的规范指南。在2007年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专家组对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LM).的实证进行了系统性评阅。专家组确认,根治性RFA后患者复发率及生存结局与瘤体大小、数目、肿瘤部位、治疗手段(开腹、腹腔镜或经皮)及医师经验直接相关。尤其指出的是,瘤体小于3cm及孤立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最高。近期发表的文献也表明,RFA治疗肝细胞癌同样存在类似证据。
尽管考察RFA治疗CLM及HCC结局的文献相对稳健,但尚不明确此类结果是否可以进行转换到其他类型的热消融手段。应用微波消融技术可通过凝固性坏死作用达到有效消融肝脏肿瘤的效果。理论而言,微波消融(MWA)较RFA存在诸多优势。针对牛体外研究及猪体内模型的研究发现,MWA具有消融时间快、消融区域大、瘤内温度高的特点。由于存在此类固有差异,MW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相关指南规范应与RFA推荐规范不同。
在肝脏MWA治疗方面,已发表的单中心经验不能充分考察某些临床因素对患者结局,更重要的是,也不能考察此类因素是否与已知RFA治疗后影响因素间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来自4个有MWA经验的肝胆研究中心荟萃数据,建立了一个患者结局数据库,以对该差异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