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斌是个重感情的人。老家竹乡安吉的他,20 多年前独自一人到杭州创业,第一批合作医院就是奉化、嵊州、义乌、象山、临海等地的县级医院。20 多年过去了,如今,这些医院依然是迪安诊断坚定的合作伙伴。最近,他就带着他的团队,遍访这些老朋友,现场听取他们的意见,努力帮助他们解决诊疗过程中遇到的痛点。
2004 年,在发现巨大的市场需求后,陈海斌成立了独立的医学实验室,让中小医院的病人也能享受到大医院那样全面的检测服务。近几年,陈海斌正在积极布局基因测序和生物质谱两大平台。「我们的目标是为病人提供精准医疗,而精准医疗的前提是精准诊断。有了这两大平台,医院就可以为病人提供精准诊断,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主要靠经验来判断。」陈海斌说。
创办独立医学实验室 为大中小医院提供检测服务
创业之初,陈海斌主要从事医疗器械代理业务。2003 年,陈海斌在国外考察的时候发现,在欧美国家,独立于医院之外的医学实验室很普遍。回国后发现,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市场需求其实很大。因为当时一些小医院对无力检测的项目,只能把样本送到大医院来进行检测。检测报告一般两三天后才能拿到,价格也比较贵。而且,许多病人因此对小医院缺乏信任,最后都去了大医院。
于是,第二年陈海斌就成立了第一家医学实验室。为了建实验室,陈海斌和他的团队把过去做医疗器械代理业务赚的 2000 万元全部投了进去,还把住房抵押向银行申请了贷款。「当时的压力还是很大的。」陈海斌坦言。但对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市场前景,他还是充满信心。
实验室建起来后,迪安诊断开始与一些县市级医院进行合作。这些医院不用像过去那样要把检测样本送大医院,而是由迪安诊断上门取样,而且 24 小时之内就可以出报告;检测费用还比大医院的低。就这样,迪安诊断与这些医院形成了紧密伙伴关系。对病人来说,则既减少了来回奔波,又不增加经济负担。
迪安诊断病理实验室
至今,迪安诊断已在全国建立了 39 家独立医学实验室,覆盖全国各省(区、市),包括新疆、西藏、海南等地。合作的医院达 17000 多家。浙江省就有 1000 多家,包括三甲医院、县级医院和社区医院、民营医院等,基本做到了全面覆盖。
「省内的三甲医院,临床诊断、检测的项目一般为 1000 个左右,而我们的检测项目达到 2500 个,可以为医院提供更为全面的检测服务。」陈海斌说。而且,迪安实验室产生的医疗诊断大数据,不仅为临床医疗服务,还对今后新药的研发、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等有很大的价值。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陈海斌认为,分级诊疗的目的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但要让老百姓愿意在基层医院看病,这些基层医院得有好的医生、好的技术,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而迪安诊断的独立医学实验室以及今后的远程医疗,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难题。
精准诊断、精准医疗 让疑难病早诊早治
独立医学实验室这一创新模式为迪安诊断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基本完成全国的网络布局后,近几年迪安诊断的业绩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2018 年度,公司营收 69.67 亿元,同比增长 39.22%;净利 3.89 亿元,同比增长 11.1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 3.30 亿元,同比增长 49.53%。
此时的陈海斌,已将目光瞄准了精准医疗。「有了精准医疗,许多病就能做到早诊早治。发达国家的早期诊断率为 50% 以上,北欧甚至高达 70% 至 80%,而中国不足 20%。国家癌症中心 2019 年 1 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恶性肿瘤发病约 392.9 万人,死亡约 233.8 万人,主要原因就是确诊的时间迟,大多已到了中晚期。」陈海斌说。
精准医疗的前提是精准诊断。精准诊断主要包括基因测序和生物质谱两大技术。「如果我们通过对遗传基因等进行分析,在没有症状之前就发现病因,精准推荐用药,及时预防,肿瘤病就不再可怕。」陈海斌表示。也正因为如此,目前,迪安诊断正在积极搭建基因测序和生物质谱两大平台。
迪安肿瘤精准诊断实验室
2017 年初,迪安诊断控股了杭州凯莱谱精准医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7 年 11 月,与生命科学质谱分析领域的全球知名企业 SCIEX 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迪赛思诊断;去年 7 月,与国际化优秀团队共同组建了创新型分子诊断技术公司——迪谱诊断;还与美国 FMI 公司合作,建成了迪安 FMI 实验室,上线了大陆第一款提供实体肿瘤全面基因组测序分析服务的产品 FoundationOne CDx。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医疗设备的成熟,使得远程医疗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机器阅读、诊断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目前靠经验诊断的状况。遥控手术也已经开始尝试。
远程诊断也是迪安诊断发展的重点。迪安诊断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合作成立了国际病理会诊中心,由国内外知名病理专家坐诊阅片。目前,迪安诊断已与二三十家医院合作,在远程诊断方面进行早期探索。
「现在的远程影像图片传输需要几十分钟,今后随着 5 G 技术的推广,远程影像图片传输可以达到几乎实时传播。」展望未来,陈海斌表示,也许再过五年、十年,迪安诊断可以与乡镇医院甚至村卫生室合作开展远程诊断,并覆盖到全国。
争取未来五到十年 实现「弯道超车」
不过,对国内目前在基因测序和生物质谱技术方面的实力,陈海斌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
「国内目前的研发大部分是应用创新,而美国是原创创新,这就是差距。」陈海斌说,「但我们可以通过应用创新,积聚起强大的力量后,推动原创创新。这就好比国内的一些互联网巨头,当年也是通过应用创新,积聚了强大的力量、打响品牌之后,如今陆续在原创创新上发力。」
迪安诊断质谱实验室
比如在质谱技术的赛道上,迪安诊断已合并或投资的项目有凯莱谱、迪赛思诊断、迪谱诊断等。「它们代表了未来 5 到 10 年的领先技术。我们争取由此实现『弯道超车』。」陈海斌表示。
未来,迪安诊断将聚焦「精准医疗、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引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团队,并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为此,今年初陈海斌提出了迪安诊断今后发展的「三好」(好技术、好团队、好机制)模式。
实际上,无论是凯莱谱,还是迪谱诊断,还是与 SCIEX 成立的合资公司迪赛思诊断等,他们的技术团队都来自知名外企,技术在行业内都是顶尖的。但在原来的企业,他们已经做到了「天花板」。迪安诊断引进后,给予好的机制,就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创新力。
陈海斌希望,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不同团队领袖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迪安诊断负责赋能,为这些团队提供广大的客户资源,但不干预团队的研发、运营等。
转载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