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内分泌性临床表现可用于de novo M918T RET突变患者的MEN 2B确诊

2013-09-16 10:10 来源:丁香园 作者:ecoliDH5
字体大小
- | +


de novo M918T RET突变携带者癌症特异性生存率

研究要点:

  • de novo M918T突变比例较高,尽早确认无症状指数患者的特殊征兆和症状至为重要。
  • 本研究旨在考察在甲状腺髓样癌发病前,非内分泌性临床表现在MEN 2B早期诊断方面的适用性。
  • de novo突变患者可在非内分泌性临床表现得到识别后,确诊MEN 2B;通过手术手段进行干预治疗后,患者可以得到治愈。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B型(MEN 2B)患者存在较高的转移性MTC风险,因此对此类患者须尽早确诊,以通过生化手段治愈。对此,挪威卑尔根大学Michael Brauckhoff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旨在考察在甲状腺髓样癌(MTC)发病前,非内分泌性临床表现在MEN 2B早期诊断方面的适用性。这项研究结果发表于2013年8月23日在线出版的《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


该研究针对44例携带遗传性及de novo M918T RET突变的MEN 2B患者,对患者可促成MEN 2B的征兆及症状进行了考察。


研究结果表明,所有3例携带遗传性突变的患者在1岁前得到确诊,其C细胞病情也得到了治愈。在41例de novo突变患者中,有12例患者在非内分泌性临床表现得到识别后,确诊MEN 2B [单独或同时出现,肠神经节细胞神经瘤(6例)、口腔症状(5例)、眼部症状(“哭泣无泪”)(4例)及骨骼皮肤红斑(1例)]。其余29例de novo突变患者通过MTC症状(28例)或嗜铬细胞瘤(1例)确诊了MEN 2B。第一类患者年龄显著要小(平均年龄5.3岁vs17.6岁),降血钙素随配较低(平均值115 vs 25,519 pg/mL),瘤体较小(67% vs 0%患者瘤体≤10 mm),其甲状腺外扩散(0%vs81%)、淋巴结(42%vs100%)及远端转移(8%vs79%)的出现频率较小,并且患者经生化治疗后得到治愈的几率较高(58%vs0%)。


该研究作者最后认为,在MEN 2B非内分泌性要素得到快速确认,且在患者4岁前,通过手术手段进行干预治疗后,存在de novo突变的患者可以得到治愈。


研究背景: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B型(MEN 2B)由有限数目的转染过程中重排(RET) 胚系突变造成,其中,95%以上的MEN 2B 患者存在918位密码子突变(M918T)。据保守估计,每年每百万例新生儿中,至少有1.4例新生儿发病,另言之,其发病比例约为新生儿的 1:700,000,由于该病较为罕见,许多医师对其并不熟知。从临床角度,MEN 2B包括甲状腺髓样癌(MTC)、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C)及广泛的非内分泌性异常特征。由于90%的MEN 2B患者携带的是de novo突变,且该病实为罕见,不能展开家族性RET基因突变筛查。

MTC 的形成最终决定了MEN 2B患者的预后。这种神经嵴来源的滤泡旁C细胞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早期婴儿。由于几乎所有的MEN 2B患者在确诊时均已出现MTC,因此尽早确诊至为关键。这也是在现行美国甲状腺协会控制指南中,对于M918T携带者,倡导在1岁前进行预防性甲状腺切 除(可进行或不进行淋巴结清扫)的原因。

由于de novo M918T突变比例较高,且进行DNA筛查不切实际,尽早确认无症状指数患者的特殊征兆和症状就显得至为重要。近期的证据表明,几乎所有与MEN 2B相关的内分泌及非内分泌性症状均以年龄相关性的方式得到表现。然而在1岁内表现的征兆和症状极少,这为前述指南中的临床实践带来了挑战。极早期表现的 征兆或症状包括(尽管具有非特定性),因肠神经节细胞神经瘤引起的便秘(IGNM)以及“哭泣无泪”。

此类先兆性症状值得高度怀疑,并可能有助于MEN 2B的早期确诊。这也是在美国甲状腺协会控制指南中,推荐在IGNM确诊后应启动MEN 2B RET筛查的原因。而其他MEN 2B非内分泌性要素是否同样有助于MEN 2B检测仍有待进一步证明。本项研究旨在考查非内分泌性临床表现在de novo突变患者MEN 2B早期诊断的适用性,同时对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手术手段治疗MTC的治愈率进展进行记录。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engwenchao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