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本研究对培美曲塞(Pem)+卡铂(Cb)+贝伐单抗(Bev)联合治疗后继以Pem+Bev维持治疗方案(Pem组)以及Pac+Cb+Bev联合治疗后继以Bev维持治疗方案(Pac组)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终点为Pem组的总生存期(OS)改善情况,但最终并未达到该终点。
方法:本研究对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功能状态(PS)为0/1的晚期NS-NSCLC患者接受了随机分配,患者接受4个周期Pem+Cb+Bev联合叶酸+v维生素B12诱导治疗,或每三周接受Pac+Cb+Bev (Pem 500 mg/m2或Pac 200 mg/m2; Cb AUC 6; Bev 15 mg/kg)方案治疗。对接受Pem+Bev或Bev治疗方案的合格患者进行了OS、无进展生存期(PFS)、总有效率(ORR)及毒性评价。对于0.80的风险比(HR)结果,需在900例患者得到676项OS事件,在.05条件下,出现双侧第I类错误,且与Pac组相比,Pem组的优越性效能至少为80%。利用探索性Cox模型,对各年龄亚组≤或>65岁, 70岁(预定)以及≤ 或>75岁(非预定)待分析患者的治疗HR及95%置信区间(CI)进行了估测。
结果:共有939例(中位年龄64.7岁)患者接受了随机分配。ITT pem 组及pac组的中位(m)生存时间分别为12.6 vs 13.4个月(HR 1.00, p=0.949); mPFS分别为6.0 vs 5.6个月。亚组疗效结果列于下表;≤或>65岁患者数据结果与ITT类似。在药物相关的3/4级血小板减少、贫血(除>75岁患者)以及疲劳(除>70岁及>75岁患者)方面,Pem患者发生数量显著较高。Pac患者在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除>70岁及>75岁患者)、认知神经病变(除>75岁患者)及1/2级脱发方面的发生数量显著较高。相关结果与总安全性数据平行。
结论:各年龄段亚组间在OS方面无显著差异。整体而言,Pem组及≤70岁患者的PFS显著较长,>70及>75岁患者PFS时间类似。组间毒性特征不同;亚组间安全性数据与整体数据平行。本临床试验信息:NCT00762034。
| 				 疗效终点  | 							 					≤70  | 							 					≤70  | 							 					>70  | 							 					>70  | 							 					>75  | 							 					>75  | 		
| 				 OS (月)  | 							 12.6  | 							 14.3  | 							 12.7  | 							 11.5  | 							 11.8  | 							 8.9  | 		
| 				 HR (95% CI)  | 							 					1.04  | 							 
  | 							 					0.90  | 							 
  | 							 					0.98  | 							 
  | 		
| 				 P 值  | 							 0.638  | 							 
  | 							 0.484  | 							 
  | 							 0.923  | 							 
  | 		
| 				 PFS (月)  | 							 6.3  | 							 5.6  | 							 5.7  | 							 5.6  | 							 5.4  | 							 4.5  | 		
| 				 HR (95% CI)  | 							 					0.77  | 							 
  | 							 					0.98  | 							 
  | 							 					0.82  | 							 
  | 		
| 				 P值  | 							 0.003  | 							 
  | 							 0.872  | 							 
  | 							 0.393  | 							 
  | 		
| 				 ORR%  | 							 36.4  | 							 35.2  | 							 27.1  | 							 27.1  | 							 19.2  | 							 2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