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分子影像、手术导航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并逐步应用到肿瘤临床及科学研究,肿瘤的精准医疗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议题。
11 月 2 日,第二届中美肿瘤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在天津举办,大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及俄罗斯的肿瘤专家,分享了肿瘤精准治疗的最新动态、实体瘤/血液恶性肿瘤精准治疗应用、包括二代测序(NGS)应用、肿瘤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大数据与肿瘤精准医疗等主题。天津市副市长赵海山出席了当天的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主持开幕式
天津市副市长赵海山致辞
大会主席之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Raju Kucherlapati 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现在可以说是一个很令人振奋的时期,有很多种类的癌症都可以得到积极有效的控制与治疗,精准医疗将参与到对癌症治疗的研究,将推动治疗的进展,实现临床治愈或者延长患者的寿命。」
肿瘤的精准医学结合基因检测技术、遗传分析技术和信息技术,从分子水平对疾病类型、发病机制、病理阶段进行细分,探究疾病相关基因水平及相关蛋白功能层面的特征,实现从单一平台分析到整合处理多平台数据的跨越,推动实现「同病不同治、同治不同病」的个体化医疗目标。
大会美方主席 Raju Kucherlapati 院士致辞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席 Bruce Johnson 教授在 11 月 2 日的论坛上致辞时说:「肿瘤的精准治疗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今年和明年我们的工作重点都会放在推进肿瘤精准医疗,诊断技术以及药物的临床使用,我们非常愿意与同道一起,共同努力将肿瘤的精准治疗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命质量。」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席 Bruce Johnson 致辞
本届肿瘤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前夕,中美合作的天津国际精准医学肿瘤中心 (IPCC) 正式建成并即将投入使用,未来将致力于肿瘤患者的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天津市副市长赵海山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新建成的国际精准医学肿瘤中心兴建在天津自贸区内,「希望以精准肿瘤中心为平台,吸引国内、国际著名医学专家、推进新技术、新药、新临床的实践,进一步促进国际一流医疗技术在中国和天津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强特别介绍,精准医学是医学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最受关注的热点,是肿瘤治疗发展的新方向。此次论坛将探讨肿瘤精准医学临床应用的难点、要点及前景,为相关专家和行业领导者搭建分享学术成果和交流经验的国际化平台,起到促进交流、加强合作、推动中国精准医学快速发展和进步的作用。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强致辞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王平教授在致辞中提到,本次高峰论坛是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一次盛会,而且本次会议的召开恰逢会议承办单位天津国际精准肿瘤中心(天津太山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开业之际,参加会议的国内外著名专家亲临现场并为医院的战略性目标和发展规划提出咨询和建议,并落实了一些可行性国际合作项目。同时中外临床专家对在院疑难肿瘤患者进行了会诊,并对此患者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指导意见。这些活动有力的推动了肿瘤学科的建设和肿瘤事业的大力发展。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王平致辞
本届高峰论坛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美国墨菲特癌症中心(Moffitt Cancer Center)、美国西奈山医学院肿瘤中心、美国国家癌症基金会(NFCR)联合主办,天津国际精准医学肿瘤中心(天津太山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和天津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共同承办。